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4959
为求桃符驱瘟邪 无悔双鬓染银发——记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马清钧研究员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2日 《中国医药报》2004.08.12
     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迄今世界上惟一获准使用的肠溶胶囊剂型口服霍乱疫苗,今年4月在上海实现产业化。此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马清钧研究员,倾二十年心血造福于全人类。8wl, http://www.100md.com

    “岁月如轮,光阴静静流淌。回头顾盼,清晰的轮辙记载着曾经的岁月。往事历历,如在眼前。”8wl, http://www.100md.com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马清钧研究员向记者“启封”的二十多年来的记忆,是与一个谈起来令人色变的名词紧密相连的。这个名词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准确地说,这是一种足可以在短时间内令成千上万人倒下的烈性传染病。8wl, http://www.100md.com

    ■可毁灭人类的瘟疫——霍乱8wl, http://www.100md.com

    霍乱,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危害——哪怕是孩童,从先辈的讲述中也能体会到它的恐怖。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霍乱通常通过饮用不洁净的水而迅速传播,导致大面积人群感染。霍乱的症状是严重腹泻,从而导致人体失水、循环系统衰竭及酸中毒,最终导致患者死亡。霍乱是我国甲类传染病之一!8wl, http://www.100md.com

    据马清钧介绍,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全球共有七次霍乱大流行。而每次霍乱大流行都导致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感染、成千上万人死亡。时至今日,霍乱仍未放慢它肆虐妄为的“脚步”。近年来,韩国、刚果、卢旺达等国家都遭受过霍乱的打击,不少人因此丧生。赞比亚、莫桑比克和马里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出现霍乱疫情以来,已有约150人死于这种疾病。8wl, http://www.100md.com

    霍乱不时在世界各地“出没”,但人们还没有掌握其发生的规律。8wl, http://www.100md.com

    ■好的疫苗是驱逐“瘟邪”的“桃符”8wl, http://www.100md.com

    就在灾难和恐惧中,人类开始了对霍乱病菌的科学探索。在1883年第五次全球性霍乱流行期间,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从霍乱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霍乱病原体——霍乱弧菌,并提出了判断该病原体的科赫法则。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奖。其后,人们发明了治疗霍乱的抗生素。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霍乱的病死率得到有效遏制。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霍乱弧菌已经对抗生素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环境恶化、卫生设施落后、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霍乱的发病人数又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霍乱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8wl, http://www.100md.com

    在此情况下,预防霍乱的发生才是治本之策。于是,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把目光盯上了疫苗。在100多年前,采用传统方法制造的霍乱疫苗就已诞生。这种疫苗是将霍乱弧菌经灭活、脱毒等方法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并通过注射接种到人体,以使人体产生免疫效果。但在使用中人们发现,这种免疫接种的副作用甚大——接种人群可出现局部红肿、全身发热等不良后果逼涿庖弑;ぢ式?br>为50%~70%,而且其有效预防期也只有短短的3~6个月。因此,尽管全球仍在遭受霍乱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不得不停止推荐使用这种疫苗。

    “霍乱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所以,能使肠道对霍乱产生局部免疫非常重要,而注射方法显然不可能引起肠道局部免疫。”马清钧在分析传统疫苗效果不佳的原因时,产生如此认识。这种分析结果,也是他专注于研究肠道用霍乱疫苗的根本原因。ji3+j, 百拇医药

    ■克服困难与国外竞跑ji3+j, 百拇医药

    在我国“七五”期间,马清钧和其他研究人员就对口服霍乱疫苗进行立项研究。针对减毒或灭毒疫苗存在的可能危害,马清钧决定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基因重组,以获得霍乱疫苗。就现在而言,基因工程已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技术。但在20年前,该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国际上对该技术的研究刚刚兴起。因此,马清钧的研究项目立即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ji3+j, 百拇医药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国外科学家也看准了这一方向。在瑞典,当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开展。ji3+j, 百拇医药

    马清钧在科研的道路上奔跑着,他渴望早日求得“桃符”以驱“瘟邪”;马清钧在科技的竞技场上拼搏着,为了国家的荣誉,他恐在他人之后。ji3+j, 百拇医药

    1987年,马清钧开展的这一研究获得国家“863”计划基金资助,其后又连续获得三次“863”计划资助。在国家强有力的资助下,马清钧等率先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地构建了高效分泌表达毒素B亚单位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rBS),其结构、理化活性、抗原性免疫原性与天然的大肠杆菌毒素亚单位(BS)完全相同。随后他们又很快研究出由rBS与杀死的霍乱弧菌O抗原及其它菌体抗原组构成的rBS-WC疫苗。至此,该疫苗的实验室工作全部完成。然而,马清钧却没能为该疫苗找到中试基地。ji3+j, 百拇医药

    马清钧对记者说,这是他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最感痛苦的时候。但马清钧没有放弃,在四处“烧香拜佛”无果的情况下,他对自己说:“求人不如求己”。他和其他研究人员决定,自己动手建立中试基地。没有设备,没有放大工艺经验,马清钧等就边筹备、边学习、边实践,以科学的态度,“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建立起高质量的中试基地,并在此中试基地顺利地对rBS-WC疫苗进行了组构、工艺、动物免疫实验及生产工艺的研究。1989年,该疫苗被批准进行志愿者试验:“七五”、“八五”期间,他们先后进行了Ⅰ期24人,Ⅱ期369人的临床观察;“九五”期间,他们对该疫苗进行了Ⅲ期临床试验,并将试验人群扩大到6097人。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不仅可用于对霍乱的预防,而且对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等也有保护作用。2000年6月,rBS-WC疫苗获得国家Ⅰ类新药证书。

    ■国外笑在前面,而我们笑得更得意.f, 百拇医药

    然而,就在1999年,瑞典推出了口服水剂重组霍乱疫苗。这距我国推出肠溶胶囊剂型rBS-WC疫苗早了一年——在该研究上一直落后于我国的国外同行抢了先机。.f, 百拇医药

    马清钧说到这里,脸上流露出些许遗憾的表情,但这种表情的出现只在一瞬间。紧接着,他的脸上又充满笑容。他说,我们的霍乱疫苗在组构、剂型、副反应、免疫后抗体阳转率、抗体滴度增长倍数及持续时间上,均优于国外的口服水剂霍乱疫苗:.f, 百拇医药

    ——同样是rBS的工程菌,国外的rBS工程菌是从减毒的、毒素基因缺失的霍乱弧菌中产生的,我们的rBS工程菌则由无毒的大肠杆菌产生。.f, 百拇医药

    ——我国构建的rBS,其结构序列与天然BS完全相同,而国外构建的rBS,其序列比天然BS多3~4个氨基酸。.f, 百拇医药

    ——在疫苗剂型方面,国外采用的水剂需配服抗酸剂,因此口味不佳,不易被患者接受,而我国采用的是肠溶胶囊,每次一颗,服用方便。.f, 百拇医药

    ——最为重要的是,据国外资料显示,国外上述疫苗服用后的副作用发生率为7%~15%,而我国上述疫苗的副作用发生率则不到1%;国外的重组霍乱疫苗服用后血清中杀弧菌抗体阳转率为44%~52%,增长2.0~5.5倍,抗毒素抗体阳转率为78%~92%,抗体增长2.5~7.5倍,免疫后半年抗体滴度除抗毒素外,其它抗体均低于两倍。而我国的重组霍乱疫苗对杀弧菌抗体和抗毒素抗体的阳转率分别为82%和91%,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7~8倍和17~18倍,免疫后一年抗体滴度仍高于免疫前两倍。.f, 百拇医药

    马清钧认为,尽管国外比我们提前推出了霍乱口服疫苗,笑在了前面,但我们笑到最后,笑得更得意。.f, 百拇医药

    我国的rBS-WC疫苗获得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推荐此疫苗,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霍乱疫苗。.f, 百拇医药

    此后,该疫苗又经过较长时间的科技成果转化。今年4月,上海一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终于将其推向市场。.f, 百拇医药

    正像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所说:“我们中国人能做出这么好的霍乱疫苗,是对人类健康的极大贡献!”殷会长几次在与霍乱疫苗毫不相干的学术会议上提到这一成果,足见其内心对此是由衷的欣慰。.f, 百拇医药

    这项成果也获得不少荣誉,如2001年获得“第十三届国家发明金奖”;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等。马清钧研究员也因此在2001年获得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f, 百拇医药

    在记者采访马清钧时,他并没有提到他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只是当记者看到他办公室的书橱中有一个已蒙上灰尘的奖杯时,在记者的要求下,马清钧才介绍了它的由来,并在一大摞故纸堆中,找出了各种各样的获奖证书。.f, 百拇医药

    远去的荣誉已被马清钧淡忘,因为证章本身并不是他奋斗的目标。二十年拼搏,他满头青丝染“白雪”,矫健步伐渐蹒跚。但每当谈到他所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口服肠溶霍乱疫苗时,马清钧那略显疲倦的眼睛总会绽放光芒,让人感受到其二十余年心血的燃烧。.f, 百拇医药

    图:马靖钧研究员手中的奖杯,记载着他获得的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f, 百拇医药

    文/图 本报记者 朱国旺(朱国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