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4830
汇聚经典 成就辉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3日 《健康时报》 2004.09.23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53年在开封成立,1956年迁到郑州,迄今走过了51年的光辉历程。该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市中心,位于风景秀美的金水河畔,是河南省目前规模最大、建院最早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也是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20世纪50年代,医院处于奠基期。医院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河南省直机关第四门诊部。1953年10月18日,开封市第一中西联合医院并入门诊部,成立河南省中医院。当时有省内颇有名望的中医师10名,病床10张,民房25间,建筑面积419平方米。

    1956年,医院随河南省政府机关迁入郑州市现院址,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1959年建成病房楼一座,内设病床200张,临床各科室初具规模。同年归属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百拇医药     改革开放为医院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0世纪80年代中期,医院床位数上升到450张。在“科技兴院”方针指导下,开始了将临床经验上升到科学研究阶段的科研工作,其中“袁氏心复康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医院病床数已达550张,建立了设备先进的ICU、CCU病房。乘全国创“三甲”、争“示范”活动的春风,医院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1.3万平方米门诊楼的落成,使就医环境大为改观,加之各临床研究所的成立,带动医院在医疗质量、科研进展、经济效益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医院相继获得“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三块金牌,医院实现了第一次腾飞。

    光阴倏忽,斗转星移,转眼进入21世纪,与建院初期相比,医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医院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已达1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新病房楼已投入使用,开设病床1000张,日门、急诊量1700人次左右。在职职工950人,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全国名老中医8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8人,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172名,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层次分明的医教研队伍。
, 百拇医药
    2001年以来,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院先后在医院设立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进一步完善了“院系合一”的教学体系。教学上开设有内、外、妇、儿、护理、五官、临床诊断、骨伤8个临床学科,4个硕士学位点。目前具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培养层次,接收和管理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专科生2500余名,成为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后期教学的重要基地。

    医院开设42个专科专病门诊、25个病区,并分别开设有1个急救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特需门诊、社区医疗服务部和3个疑难病症会诊中心。其中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心血管、肛肠、周围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内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脑病医院、消化内科、肾病内科为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

    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等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攒足了底劲。与此同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各科传统医药研究硕果累累,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47项,近年课题中标量、中标率均居省内中医医疗系统第一名,己形成“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专科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螺旋CT、C型臂数字减影X光机等现代诊疗设备的引进;心脏起搏器、PTCA及冠脉支架置入、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人工肝支持系统等新技术的熟练实施,使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小儿肾病和周围血管、肛肠科等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已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突出中医特色,博采现代科技之长,注重人才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并根据医疗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医院发展思路,是医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的办院方略。河南中医一附院将以新病房大楼的建成使用为契机,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为目标,张开双臂,拥抱未来,迎接第二个腾飞的春天,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刘亚民 赵治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