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3668
“中风康复集中训练营”亮相北京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日 《中国医药报》2004.11.01
     本报讯 记者金亮报道 “我都生病6年了,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就算是废了,现在又看到了希望!”57岁的张先生哽咽着对记者说。这是他来到“中风康复集中训练营”后的第8天。', http://www.100md.com

    张先生是中风后遗症患者,6年来他从没间断过练习走路。为了激励自己,他把每天走的距离累加起来,到今年8月,一共走了1.3万多公里。但这样的练习对他的康复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风康复集中训练营”是国家气象局医院中风康复病房的别称,这里的环境虽然并不优雅,设备也并不高级,但治疗方式却很奇特,刚刚对外开放就受到了病人的欢迎——两周之内收了4位中风后遗症病人。', http://www.100md.com

    所谓“集中训练营”,是指短期、集中的强化康复训练。强化并不意味着每天拼命运动,相反,刚开始康复的病人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但病人的康复训练却是24小时的。该病房的技术主管、副主任医师刘杰说:“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http://www.100md.com

    身为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形体与运动康复专家指导组的组长,刘杰对中风康复有着独到的见解:“中风病人的康复并不是刻苦练习那么简单,盲目练习反而会越练越坏。”刘杰告诉记者,中风病人两侧肢体本来就不平衡,如果着急练习走路,机体就会建立起一种非正常模式,即用健侧的力量拖着患侧的肢体走。长久下去,这种不健康的平衡关系越来越被强化,病人身体的力学结构就会发生改变,大脑意识也接受了这种运动模式,就很难再康复了。因此,对于已经走了1万多公里的张先生,刘杰给康复师下达的命令是:一周之内让他不会走路。“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他6年来不断被强化的病态平衡,重新建立新的健康的平衡。”', http://www.100md.com

    在“训练营”里,病人24小时接受6个单元的康复训练,就是要改变病人的病态运动模式,让病人在短时间内充分巩固大脑中健康的运动模式,以量变保质变,使病人迅速康复。', http://www.100md.com

    除了训练数量,他们的治疗方法也与其他医院不同——病人在这里不打针、不输液、不重复做没必要的检查。刘杰说,大家都认为中风康复是一个慢过程,其实这是没有充分掌握病情规律,没有充分的康复手段,人为造成的慢。而“训练营”的特色是:“重调不重练”。在现代康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经筋理论,康复师能够知道病人的力学中心在哪里,健侧和患侧的力学分界线在哪里,治疗后,病人能好到什么程度,多长时间能好。', http://www.100md.com

    “集中训练营”的另外一个含义是:要求病人关掉手机;除一名陪床家属外,谢绝其他家属、亲朋来访。刘杰说,这是为了不给病人的意识造成混乱。病人康复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肢体肌肉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脑功能进行紧张重组的过程。病人中风后,大脑皮层对情感目刂乒δ鼙洳盍耍准ざ卓蓿扛隼刺绞?br>的人都会引起病人的一段回忆,对他的意识造成影响,妨碍康复。', http://www.100md.com

    刘杰介绍,急性期1~2月后病情稳定的病人,康复效果是最好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差。他同时提醒患者,不能要求自己康复得完全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奔跑跳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给病人制定的目标是:生活基本自理,回归日常生活,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能力。', http://www.100md.com

    住院第二天就扔掉拐杖的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几次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病了这么多年,跑了这么多医院,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医生。”他告诉记者,他入院那天,中风康复病房全体员工下楼去迎接他,连扫地的清洁工都不例外。一提起这件事他就热泪盈眶:“我们病人什么时候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呀!”对此,病房主任,曾在日本工作过8年的徐文波只是笑了笑,淡淡地说:“这样的服务模式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有好处,这样做是应该的。”(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