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5475
养生贵在平和———访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1日 《健康时报》 2004.11.11
     不久前,笔者在杭州参加了由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和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主办的“王伯敏教授80华诞诗书画庆寿会”。80岁的高龄,60载的从艺,55年的教学,43种专著及百余篇论文、近千万字的出版物,让后来人有了取之不尽的资源。

    走进位于杭州西子湖畔涌金花园的半唐斋,你仿佛走进了层层叠叠的书籍的崇山峻岭,走进了中国美术数千年的历史长河。

    在半唐斋小坐,仿佛坐拥书城,神游万卷;与半唐斋主人王伯敏交谈,顿觉如临春风,清新怡人。

    谈及养生,王伯敏说:“归纳起来只有两个字‘平和’。”他告诉笔者,早在40年前,他患上了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易出现头晕目眩、胸闷心悸等症状,若情绪波动,行动激烈,对身体更为不利。为了防治高血压病,他开始摸索“平和”养生法。

    王伯敏所说的“平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心境平和”,二是“行动平和”。两者相辅相成,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心境平和”。所谓“心境平和”,是一种心态,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平常修养。王伯敏非常注意避免大喜大怒,努力减少情绪激动。否则会破坏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物节律,造成内分泌失调。尤其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甚至会招致一定的危险。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王伯敏始终保持着一种畅顺愉快的平和心情。他还喜欢“夜坐”,以获得一种“外静内走”的境界。所谓“行动平和”,是一种节奏。因为人进入老年之后,机体衰退,各种能力逐渐减弱,动作也出现相应的退化性变化。因此,老年人的行动,应力避过急过猛。其节奏应以徐缓为好。为此,他凡遇事都不慌不忙,平日读书、写作、挥笔,总是不紧不慢,稍觉有点累,就及时闭目养神。即使是配戴计步机出门锻炼,他也总恰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悠然信步,款款而行……

    “平和”的养生法,给王伯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如今他虽已80岁,但每天仍在书楼中工作八九个小时,不觉得很累。

    王伯敏认为:“上了年纪的人还要有‘三平’的思想境界,即持平常心,做平常人,办平常事。别小看这‘三平’,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老年人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去体味‘三平’,以适应各种变化。尤其进入老年期以后,体力与精力均明显下降,要提醒自己千万不可贪得无厌。”

    (普权)

    王伯敏:浙江台州人,1924年出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诗人。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版画通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即“敏者六史”,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