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2398
超市购药也需理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13日 中华女性网
     近日,年销售额在全国医药零售业名列前茅的某知名大药房将连锁店开到浙江绍兴。据当地媒体报道:开业首日,顾客里三层外三层“提篮买药”,有的“差点把命都挤掉”。一天下来购药顾客达8000人次,营业额高达31万余元。

    其实,这样的“新闻”已算不上是新闻。近年来,随着药品零售业准入门槛的降低,药店越开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商家,开业之初,为赚人气,低价促销,甚至不惜赔本赚吆喝,倒也情有可原。但作为消费者,不妨面对热销保持冷静,不要为商家大肆渲染的低价信息或是诸如大米、洗衣粉之类的小小赠品所引诱就蜂拥抢购。不妨想想:“提篮买药”值不值? 贮存药品过量会导致浪费

    剔除购买保健品者,药店顾客无非两种:一种是慢性病长期服药者,另一种是买药备用的健康人。但药品终究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如何购买大有讲究。买药者是否买对了药,或者是否果真需要“提篮买药”,颇值得商榷。俗话说“对症下药”。医师也好,药师也罢,大多需要花四五年以上的时间学习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再逐步在临床工作中积累行医用药的经验。由此可见医理之精妙、药理之深奥。一般老百姓缺乏医学药学专业知识,对用药大多只是看看说明书、听听别人讲,或凭自身有限之“经验”,其实并不会正确选择药品。即使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只是片面地知道针对己病的常用药,而对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药物的配伍宜忌则知之不多或一知半解。久病未必成良医!况且,“是药三分毒”,如果买错用错了药,不仅治不了病,倒还真成赔钱伤身的“冤大头”了。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家庭设置了“家庭小药箱”,贮存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无可厚非。但凡事皆有度,如果贮存的药品过量就会导致浪费。普通商品必定兼具使用和流通功能,而药品这种特殊商品,在终端消费者手中,只能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药品大多有严格的保质期限,如果在有效期内没有“用武之地”,再高级的药品也变成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随着药品质量监管体系的健全,某些毒副作用大的药品可能面临禁售。如数年前几乎可称为感冒首选药的康泰克,不就遭禁了吗?如此一来,抢购到的药品会变成垃圾一堆。即便是天天吃药的“老病号”,病情的转归需要定期复查,药量的加减需要医生指点,自行购药也需适量。 总体来看药品价格将走低

    另外,虽然同一种药品在同一时期内,医院与药店,此药店与彼药店之间横向比较,价格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任何一种药品从新药上市到推广使用,随着研发成本的分摊,市场价格只会缩水;随着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依赖也会逐步降低;更何况国家正下大力气平抑药价,药品价格更是必然走低。如此说来,你挤破脑袋“提篮买药”,不值!(摘编自《广州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