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管理论坛
编号:10534755
价格杠杆与患者分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1日 《现代护理报》 2005.01.31
     上海11月1日全面调整各级各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门急诊诊疗费,希望运用经济手段,适当拉开各级各类医院的收费差距。

    诊疗费调整的内容简单明了:患者选择的医院和医生的档次越高,诊疗费相比过去的增幅就越大。社区、乡镇医疗机构的诊疗费维持不动,而市级医院主任医生的诊疗费,从过去的13元调整为20元。增长的医疗费用医保基本不报销、需要个人自负。

    上海每年的门诊人数高达8800万人次,开展手术约36万台,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科学地利用医疗资源,必然能带来令人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价格,尤其是看病买药的价格调整,无疑是影响就医取向的重要风向标。这次,上海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下大决心,使用了“敏感”的价格杠杆。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医疗机构的门诊量没有出现大的浮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长队,依然没有散去,放眼望去,非但20元一个的专家号供不应求,上百元的特需窗口前也是人头攒动。那些原本显得有点冷落的医疗机构也没有就此热闹起来。

    在上海,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综合性大医院)的实力明显地高于其他医疗机构,吸引了大量的病人,一批批的医生在实践中成为“名医”,医院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病人愈加集中流向大医院。而在竞争中,一些低级别医院则明显处于“恶性循环”中。

    “病人跟着医生走”,在医疗这一特殊领域中,相比于价格,医疗质量和服务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为了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上海从今年9月起开始大规模培训社区医生,每年要完成1000名全科医生的培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鲍勇表示:“简单地依靠拉开诊疗费的档次,难以有效地达到患者合理分流的目的,只有通过调整卫生经费投入方向、医学人才培养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才能从长远地优化上海的医疗格局。”

    作者:□仇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