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2070
我国新建成五种脑出血动物模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日 《中国医药报》2005.02.01
     本报北京讯 记者白毅报道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特别是脑出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缺少反映人类脑出血的动物模型和药物评价方法是主要原因之一。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晓良领导的课题组通过“863”药效学评价平台项目,经系统研究,建立了4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1种高血压动脉硬化致脑出血的动物模型及药物评价方法。2q, http://www.100md.com

    课题负责人王晓良对这五种脑出血动物模型做了介绍:2q, http://www.100md.com

    ■大鼠大脑中动脉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2q, http://www.100md.com

    此模型是该课题组首创的新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其特点是与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改变较为相似,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时间均易掌握,评价指标易量化,可比性强。科研人员可通过运动及平衡能力、行为学评分、动物死亡率等观测指标进行评价。2q, http://www.100md.com

    ■胶原酶注射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2q, http://www.100md.com

    此模型与人类脑出血发病情况较为接近,且出血量及出血部分的重复性较好,故实际应用较多,可用于检验针对可能造成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三个过程——脑水肿、炎症反应与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科研人员可通过对动物大体行为的观察、转棍实验、进行神经缺损评分;检测脑血管痉挛状况和局部脑血流的改变;干重-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等观测指标进行评价。2q, http://www.100md.com

    ■枕大池自体血注射法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2q, http://www.100md.com

    在麻醉状态下暴露大鼠寰枕筋膜,使用注射器抽取自体股动脉血并经寰枕筋膜将血液注射入大鼠枕大池,使血液分布于蛛网膜下腔以达到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目的。科研人员可通过病理生理指标检测,如局部脑血流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测定、脑组织水含量测定等进行评价。2q, http://www.100md.com

    ■外伤性脑出血模型2q, http://www.100md.com

    脑外伤时脑微血管系统的机械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形成,可导致继发性脑缺血,并出现脑水肿及脑缺血等行为症状。科研人员可通过脑外伤行为标准等指标进行评价。2q, http://www.100md.com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模型2q, http://www.100md.com

    传统的方法因为很难控制血压、出血时间,操作过程不统一,因而在评价药物的作用方面就更加困难,不利于量化比较。该课题组在研究中通过调节饮食、饮水中的氯化钠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并将其规范化,使大多数大鼠在预定时间内发生脑出血,并通过神经学评分、死亡率及出血后的存活时间作为指标来评价药物治疗的作用。2q, http://www.100md.com

    王晓良认为,规范化的脑出血动物模型及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建立,将为治疗脑出血新药的发现和进一步开发提供有利的条件。(白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