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3536
肠道屏障与肠道微生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8日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12月第16卷第12期
     吴仲文(综述)

    【关键词】 肠道屏障; 肠道微生态; 肠道免疫

    肠道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菌膜屏障抑制于肠道内,在此过程中肠道屏障起重要作用。肠道屏障包括肠道正常菌群、黏液层、肠上皮细胞层、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防御素(defensins)等(1),其功能主要在于防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的构建以及肠道屏障受损后细菌、内毒素移位密切相关。现就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的关系与作用进行综述如下。

    1 肠道细菌在肠道屏障构建中的作用

    1.1 肠道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一方面,正常菌群中的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可通过磷壁酸黏附作用占据于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抑制肠道内(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以及外源性潜在致病菌(PPMOs)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1,2);另一方面,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生理有益菌还有多种生物拮抗功能,如通过争夺营养,酸性代谢产物(乙酸、乳酸)降低肠道局部pH、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3)、小菌素、过氧化氢等(4),对肠内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抑制肠道PPMOs生长。双歧杆菌还可显著抑制E.Coli O157∶H7对肠细胞株Caco-2上皮细胞的黏附(5)。可以认为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肠道第一道屏障的构建。

    1.2 肠道黏液层:主要由肠道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组成。含大量水分的黏蛋白象凝胶样铺垫在肠腔内,同时黏液层中也包含了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黏蛋白是一类糖蛋白,由杯状细胞表达的MUC2、MUC3型黏蛋白是回肠、结肠黏蛋白的主要分,结肠黏蛋白以MUC2型为主,而MUC3型表达量低(6);MUC3型主要由小肠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表达。黏蛋白碳氢结构特异,有细菌黏附结合的生态位点。黏液蛋白中的结合位点可与肠上皮细胞上的结合位点竞争,以阻止细菌(主要为PPMOs)与肠上皮结合,使细菌处于黏液层,以利于肠蠕动时被清除(7)。一般认为,黏液层为专性厌氧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促进其生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不仅不降解黏蛋白,还可促进肠道黏蛋白分泌,并抑制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对黏液、肠上皮细胞的黏附(8)。如乳酸杆菌L.rhamnosus GG可定植到肠上皮细胞上,并可诱导肠上皮细胞(HT-29细胞)黏蛋白MUC2、MUC3 mRNA表达及分泌黏蛋白,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9)。因此,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对维护肠黏液层屏障功能稳定有重要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4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