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50419
如何找回网络中迷途的孩子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7日 《当代健康报》 2005.03.17
     法国 电子游戏简直如同鸦片

    2002年10月,一名韩国25岁的青年连续在网吧玩游戏86小时后突然暴毙,引起了韩国以及西方媒体的注意。

    法国电视台不久前也报道了美国一位母亲痛失儿子的不幸经历:她的儿子曾经玩游戏到了痴狂的境地,当他后来对游戏产生厌倦时,便因厌世而自杀。这些事件使法国不少家长对子女玩游戏产生了警觉。一些家长还在与电子游戏有关的网上论坛发表文章,讲述子女沉迷游戏导致个人及家庭生活受影响的亲身经历。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危害。

    近期的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认为,目前国际上的电子游戏分为单机电脑游戏、游戏机游戏以及电脑网络游戏。青少年本身心理抵御能力就弱,而随着这三类游戏越来越逼真,他们对游戏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种电子游戏“毒瘾”能导致疾病、严重的社会交流障碍,对亲情和社会的冷漠等,已成年的青年人甚至可能因此失业,或者与恋人或配偶分手。
, http://www.100md.com
    以网络游戏为例,由于很多人通过网络在同一游戏平台上玩,对手也都是在电脑屏幕前实实在在的人,致使青少年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是在一个“真实世界”游历。青少年花费大量心血构筑自己的角色,他们对游戏中自己角色的关注超过了真实生活中的自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要他们放弃已有的游戏“成就”非常困难,久而久之,他们会因为玩电子游戏废寝忘食,甚至忘记白天、黑夜以及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事。除了吃饭、上厕所以及疲劳时小睡片刻外,他们唯一的活动便是继续玩游戏。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瓦勒尔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游戏的趣味性外,许多青年人是想借游戏逃避不顺利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干一些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年龄更小一些的孩子可能认为变成游戏里的“世界大王”比成为班里的优秀生要容易得多,加上那些魔幻般的游戏画面的吸引,许多青少年难以自拔。

    瓦勒尔认为,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与鸦片有相似之处,适量的鸦片具有药用价值,而恰到好处的游戏娱乐能够起到调节身心、增强信心的作用,但过度沉迷游戏则危害巨大。
, 百拇医药
    因此他建议:一、玩电子游戏,尤其是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二、尽量在受到有关部门监督的正规网吧玩游戏;三、找到其他可以打发业余时间的活动;四、加强体育锻炼;五、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多交朋友;六、即使对游戏非常喜爱,也最好由一个以上的同伴陪同一起玩,以便互相提醒适可而止;七、如果难以割舍自己构筑的网络游戏角色,可以尝试将“角色”有偿转让给其他网上玩家。

    瓦勒尔说,如果青少年对电子游戏欲罢不能,以致长期对周围事情不管不顾,就应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杨骏)

    韩国 三步解救“中毒”的孩子

    韩国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宽带网络普及率高达73%,互联网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韩国最近以全国2000名网民为对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初、高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很深,平均每个初中生每天上网3.1个小时,高中生每天2.8小时。网络的高度普及为青少年染上网瘾提供了条件。
, 百拇医药
    韩国信息通信部提出了个人预防和治疗“网络中毒”的一些建议:一、不漫无目的上网浏览,给自己定好上网时间并明确上网目的;二、尽量在公共场所上网,这样能预防在隐秘空间上网所容易造成的虚拟空间“中毒”症;三、删掉电脑中的游戏,把电脑用作工作和学习的工具;四、做有规律的运动,不要在电脑前吃饭;五、即使去网吧也要同朋友一起去;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来做,以消除少上网所带来的空虚感。

    那么家长面对孩子的“网络中毒症”应采取什么措施呢?韩国延世大学一位教授提出了解决孩子“网络中毒”的三步走办法:

    第一阶段,确认孩子什么时候上网和上网都做些什么,也就是了解上网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家长和孩子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共同想法和同伴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中家长一定不要跟孩子说你少上些网、少用电脑之类的话,否则前功尽弃。

    第二阶段,要向孩子介绍跟电脑同样有意思的其他事物,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替代上网的其他事情。
, 百拇医药
    如果孩子已经完全痴迷于网络,家长根本无法同其交流时,就只能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尝试狠下心来,要一看到孩子就问“你怎么不上网啊?你怎么不玩游戏啊?”,“玩了这么长时间,怎么等级才30还没到50啊?”。一般来说,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即使是自己所沉迷的东西,只要别人强迫,也会失去兴趣。当然,这个方法是万不得已才能去试。 (张利)

    日本 陪伴孩子一起上网

    部分日本青少年中有一种“网络中毒”现象,特征是上网废寝忘食,感情和行动受到网络虚拟空间的左右,有时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区别。日本80%的家庭利用电脑上网,青少年最喜欢网上冲浪,因此“网络中毒”者中青少年居多。

    为了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保护儿童远离网络危害,日本有关组织会经常举行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网上安全冲浪讲座,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在体验网上冲浪乐趣的同时,孩子还能掌握避开危险信息的方法。而家长和孩子一起决定上网时间,还有助于孩子戒除网瘾。
, 百拇医药
    年轻人喜欢用手机发电子邮件,因此“网络中毒”的另一个表现是“手机中毒”。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年轻人每天用手机发邮件10次以上者为23.1%,其中“手机中毒”者发邮件最多。“手机中毒”者发出邮件后,如果不能立即得到回音,他们的心情便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日本文部科学省呼吁学校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网络免疫力。文部科学省下属的电脑教育开发中心向各学校发放了《信息道德指导案例集》,以有害网站、交友网站、电脑病毒为主题,用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真实案例,讲解青少年戒除网瘾和应对网络问题的方法。

    在一些管理较好的网站,管理人员会全天候监控其网站的信息,一旦发现有人发布可能与“****”、杀人和自杀有关的信息立即删除。日本网络协会和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还开发出手机过滤软件,以过滤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 (何德功)

    美国 五招并用戒掉“网瘾”
, 百拇医药
    过去,互联网在美国校园里主要作为教育工具,青少年学生中上网成瘾者一度很少,但这一数字现在开始急剧攀升。部分专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联网游戏、聊天室、即时通信等网上娱乐性内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比几年前有明显增长,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兴趣,这可能与网瘾问题增加有一定关系。

    曾最早下定义并描述“网络上瘾症”的社会学家、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杨博士在她的报告《应对校园网络上瘾》中分析说,青少年学生沉溺网络的原因还包括:校园中几乎无限的免费上网机会;大量的课余时间;网上行为没有监管或控制;逃避学习压力;与社会疏离等等。

    那么,如何应对学生“网络成瘾”?这位学者建议应该“五管齐下”:首先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让学生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预防网络上瘾;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最后,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
, 百拇医药
    金伯利·杨指出,上网成瘾的恶果不可小视,网瘾会导致青少年学生缺乏睡眠和体育锻炼,学习成绩下降,与朋友关系恶化,不参加团体活动等。患有“网瘾”的学生一旦成绩急剧下降,往往很容易逃学、退学甚至离家出走;如果流落到社会上,其命运更加难以预料。 (陈勇)

    专家 拒绝诱惑健康成长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淑曼教授认为,防戒“网瘾”需要采取全方位行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都应该积极努力,共同打造健康和先进的网络文化空间。

    贺淑曼分析说,“网瘾”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对于性格内向、自制力差、成就感低、在现实生活中郁闷和自卑的青少年来说,互联网可以让他们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尊重、友情和成就感等,青少年因此而不能自拔。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陷、制约上网的法制不健全、计算机普及过快而教育娱乐等正面软件滞后等。
, 百拇医药
    她认为,解决“网瘾”问题,首先要立足于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各个渠道加强防范。比如,家庭可采取把电脑放在家中公开场所、不放在孩子房间,以及规定上网时间和内容等措施。在学校中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告诫学生不要参与低级的聊天等,进行正向的理想与成才教育引导,同时建设青少年喜闻乐看的网络内容。社会防范的重点是从源头上把关,制定出全面有效的法规和管理措施,以控制有害信息的传入和散发。另外,可以通过强化上网者个人的自我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成才及追求卓越的自我意识,提升青少年网民的自制力。

    对那些已经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现身说法、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办法,帮助他们戒除“网瘾”。贺淑曼结合自己的研究指出,“网瘾”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辅导基本理念是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态,调动他们内心追求卓越的欲望,提升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自制力,从而战胜自我,拒绝低级诱惑。当青少年能控制上网行为和时间,能与人正常交往,那么可以把这些看作是他们已成功戒除了“网瘾”的标志。 (毛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