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540356
解读中医藏象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11期
一、脏腑概念具有解剖学基础,二、从脏腑到藏象,三、后世解剖很难影响藏象,四、王清任的解剖需商榷
     张大明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脏腑概念具有解剖学基础

    中医脏腑形成之初,应是解剖概念。通过对早期文字的研究,可以证明这一点。金文“心”字之形不仅表现出解剖器官心脏的外形,而且表现出内部的结构,心房与心室在字形上明确可见。再如肝、肺两字为形声字,《说文》释曰:“凡肉之属皆从肉”。其最初表意即指实质性脏器。“肝”、“肺”名称的由来,据《释名》言:“肝者,干也”。“干”还有“器物之本”、“胁”之意。肝因其部位在胁及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而得名。肺,其声符为“巿”,《说文》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因此,肺是以解剖部位蔽盖心脏而得名,亦即《素问·痿论》所说“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由脏腑命名可知,中医学脏腑概念最初即建立在解剖观察的基础上,古人通过解剖获悉体内脏器大体位置及形状,对其功能特点也有一定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脏器命名,确立了脏腑的概念。从中医学的实际发展来看,更重要的是,这种脏腑概念为后世归纳整理脏腑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从脏腑到藏象

    自《内经》开始,古代医家研究脏腑的方法发生了深刻的转化。由静态解剖,转向动态观察;由打开腹腔,直视脏腑,转向“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之所以会发生这个转化,是《内经》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决定的。

    《内经》认为生命之本质是气之升降出入,而形体是次要的。如人死之后,其形虽在,而气之升降出入皆废矣,气之有无,是生死之界。正如《内经》所言:“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为一气耳。”“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而对气之观察非活体动态不可,死人虽有形而无气,不能作为观察对象——这就引发了中医对脏腑之研究重心的转向——由重形态而转而重功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