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走进医学
编号:10768642
乳糖不耐受” 喝奶有讲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1日 《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12期(总第997期 2005.03.21)
     “乳糖不耐受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确实很高,但很多人甚至临床医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文庆成教授等专家呼吁,随着牛奶的普遍饮用,我国应一方面加强和重视对牛奶适应的种族和个体差异研究,科学饮奶,不能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就不喝牛奶,而是要视情况少量多次饮用,或者改喝除乳糖牛奶、奶粉和发酵酸奶、豆奶等,还可服用乳糖酶,促进消化吸收。一方面也应加强研究,加快科普力度,使更多人认识到这个问题。

    乳糖是人乳中存在的唯一双糖和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婴儿主要的能量来源,牛奶中含有4%至10%的乳糖。

    食物中的乳糖进入小肠后,由于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被吸收入血,称为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LM)。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生成醋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和甲烷、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发酵过程可引起肠鸣、腹痛、渗透性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LI)。乳糖酶缺乏者中仅有20%左右的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症状,且个体差异很大。

    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乳糖不耐受还可造成人体营养吸收不良,可减少钙的摄入、增加骨丢失,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症;还可影响铁和锌的吸收,造成铁缺乏和锌缺乏,并可影响小儿的脑发育,对人体健康危害超过原来的预计。, http://www.100md.com(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