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临证心法
编号:10542528
求汗于阴阳——浅谈小儿外感发热汗解之变法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15期
一、对于表证未解、阴津消烁、化汗无源者须益阴生津,增补汗源。,二、对于表证未解,中虚气滞,阳不化阴者宜益气健中,化湿布津。
     江 乐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小儿患外感发热,无汗、高热不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如何退热?中医典籍《内经》中有句名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说明中医早在古代就认识到促使机体发汗可以退热。西医退热药物亦以发汗为主。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如何使用发汗药物退热,仍存在不少问题。西药的副作用问题,对儿童尤为突出。如布洛芬类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阿司匹林还可诱发哮喘,并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此药时可能引发瑞尼氏综合症。故世界卫生组织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发热患儿主张不用此药。即使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副作用较小的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血细胞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中医药虽有一定优势,若汗法用之不当,非但少效,甚至也引发变证而致误治。常令儿科医生伤脑筋的是一些高热无汗的患儿,迭经中、西医治疗,就是不得出汗,高热不退。甚至一边输液,一边使用退热药,非但无汗,体温反而不断上升。家长心急,带患儿一天跑多家医院求治,医生亦感棘手。对于这类外感发热汗之无汗的患儿,笔者经多年临床总结,以扶正解表,求汗于阴阳立法,取得较好疗效,体会如下。

    小儿外感发热无汗之证,有属太阳表实,亦有阳明病兼太阳表实者,均宜用汗法祛邪外出以解表退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