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0621186
紫杉醇(PTX)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
1药理机制,2体内过程,3临床应用,4用法用量,5不良反应,6注意事项,参考文献
     紫杉醇(pachitaxel.Taxol)中文名紫素,特素,本品为白色粉末,具有高度的亲脂性,不溶于水,熔点在216℃~217℃。

     1 药理机制

    紫杉类药物是从紫杉的树干、树皮或针叶中提取或半合成的有效成分。早在60年代即发现美国西部紫杉(luxus brefohia)树干的粗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活性,1971年Wall等分离得到紫杉醇,1983年进入临床研究,1974年在我国上市。它是一种复杂的二萜类混合物,也是一种新的抗微管药物。除了带含氧四环的紫杉烷外,在C 13 位上的酯侧链尚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微管在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包括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细胞形成调控,激素分泌、细胞膜上受体的固定等具有重要作用。微管蛋白是微管的组成基础,很多抗肿瘤植物药物对微管蛋白具有选择作用,如长春花碱(VLB)类药物主要与微管蛋白的特异部位结合,从而使微管蛋白不能聚合形成微管,导致纺锤体和细胞死亡。紫杉醇类药物亦作用于微管—微管蛋白系统。紫杉醇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G 2 期和M期,具有显著的治疗增敏作用,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表达。

    在体外动物实验中对多种肿瘤均有疗效,属于广谱抗肿瘤植物药。研究表明,诱导对紫杉醇耐药需要使微管蛋白的二聚体α和β管蛋白失活,故对DDP、ADM耐药的肿瘤细胞也有效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