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21期
编号:10582948
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21期
1湿化剂的选择,2湿化剂量及间隔时间,3湿化方法,4气道温度、湿度的控制,5结论,参考文献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重要的措施。正常情况下,鼻咽、呼吸道对吸入气道湿化有加湿和湿化的作用 [1]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份丢失增加可达800ml/d [2] 。况且正常呼吸道的湿化,加湿和过滤功能由于湿化不足,分泌物干结潴留,更为感染创造条件 [3] 。另外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缺氧加重、肺部炎症。实验证明,肺部感染随气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4] 。另外还可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使分泌物粘稠结痂不易排出,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导致窒息 [5] 。近几年来,气管切开病人的湿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湿化剂的选择、湿化量、气道湿化温度及湿度的控制综述如下。

    1 湿化剂的选择

    常用的湿化液为生理盐水注射液加敏感抗菌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 [6] 。在临床应用中,湿化液宜选用0.45%氯化钠注射液,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更接近0.9%氯化钠注射液,对气道无刺激 [7] 。

    2 湿化剂量及间隔时间

    湿化量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量及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 [8] 。气管切开病人每日持续湿化者湿化量应以200ml~220ml为宜 [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