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22期
编号:10583342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的调查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22期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区饮食和服务行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现状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 粪便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常规方法,耐药性分析采用K-B纸片法,噬菌体分型采用9种沙门菌噬菌体配套分型法,质粒分析采用电泳法。结果 50630名对象中,共查出沙门菌带菌者130人,带菌率为2.57‰;130株沙门菌中有125株分属31个血清型,有5株不能分型。7、8、9三个月分离的菌株占全年阳性数的72.3%,1、2月份则没有发现沙门菌携带者。97.2%的试验菌株至少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种药物耐药。有80.85%(114/141)的菌株能被噬菌体裂解,有27株不被任何1种噬菌体裂解。同一血清型,可有不同的噬菌体型,不同的血清型也可表现为同一噬菌体型。质粒阳性率仅为44.68%(63/141),质粒型与血清型和耐药型无明显联系。结论 广州市东山区饮食和服务行业人员沙门菌健康携带者与国内其它地区接近,但血清和噬菌体型复杂,耐药性较严重,质粒检出率较低,仅为44.68%。

    沙门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感染致病菌之一,每年可导致全球1600万例感染,在我国占食物中毒的第一位 [1] 。沙门菌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和环境中,经食物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沙门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饮食和服务行业人群因其职业的特点,如果存在患者或带菌者,容易导致沙门菌感染的传播。因此,我们把定期对行业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的筛查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任务。本文报告了2000年8月~2001年7月我们对广州市东山区从事饮食和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的健康人群,其沙门菌携带情况以及所携带的沙门菌病原学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0年8月~2001年7月广州市东山区从事食品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共50630人,年龄分布为17~55岁,70%为18~25岁的青年人,调查对象在受检前2周内均无腹泻症状。

    1.2 粪便采样方法 采用肛拭子采样法。

    1.3 沙门菌的分离和鉴定 根据GB4789.4-94标准,将肛拭子置增菌液(亚硒酸盐甘氨酸)中,36℃培养16~18h,转种SS平板,培养过夜后挑取可疑菌落2~3个,接种三糖铁斜面,36℃培养18~20h后取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葡萄糖发酵并有少量气体产生、H 2 S阳性的菌株作沙门菌多价A-F血清学凝集试验,阳性者进一步作系列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反应者再用单价因子血清做进一步的分型(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59种,批号20000502)。

    1.4 药敏试验 按WHO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