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0572335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
1EPO和EPO-R的分子结构及其在CNS的分布,2EPO和EPO-R对神经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3EPO和EPO-R对神经细胞凋亡或坏死的抑制作用,4EPO对CNS的保护机制,5EPO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组织氧合状态的一种主要决定因素,EPO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EPO-R)而发挥作用,以往认为EPO特异而专一地作用于造血细胞,但目前认识到EPO对其他细胞也有作用,功能性EPO-R除存在于造血系统外,还存在于各种非造血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CNS)。本文对EPO及EPO-R在CNS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1 EPO和EPO-R的分子结构及其在CNS的分布

    1.1 EPO和EPO-R的分子结构 人类EPO基因定位于7q 11-12 ,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其序列在哺乳动物种族(人、鼠、猪、绵羊)间有80%~82%同源性。EPO是一种含唾液酸的酸性糖蛋白,由193个氨基酸序列合成,经过转化其活性蛋白为165个氨基酸,随后被高度糖基化。天然存在的EPO有α和β两种亚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同,而生物学特性和抗原性相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含有与天然分离的EPO完全相同氨基酸序列的糖蛋白,生物学活性也相似。目前已知CNS存在脑源性EPO,其分子量(33kD)较血清EPO(35kD)为小,可能因其唾液酸基较小之故,但作用却比血清EPO为强。EPO合成释放受制于多种因素的调节,组织缺氧是主要的刺激因素。细胞内不贮存EPO,仅在需要时通过增加mRNA的合成而产生。EPO是一种存活因子,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正常细胞丢失的功能,为多种细胞的存活所必需。EPO必须通过EPO-R才能发挥其功能。EPO-R基因定位于19p 13.3 ,属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中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一种含508个氨基酸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其胞浆区中boxl、box2为保守区,为促进有丝分裂与诱导酪氨酸磷酸化配基偶联所必需,胞浆近膜区部分为与JAK2作用所必需。

    1.2 EPO和EPO-R在CNS中的分布 研究已经证实CNS存在EPO。目前,在人类大脑皮质、海马及恒河猴的许多脑部区域可以检测到EPO-R,而且在CNS损伤时,临床患者的脑脊液中也可以检测到EPO蛋白的变化。Dame [1] 等对孕龄23~37周的早产死亡胎儿的CNS内7个解剖部位进行EPO的mRNA定量分析,其中小脑最多,随后依次为垂体、大脑皮质、杏仁核、海马及基底核,仅有微量的EPOmRˉNA在脊髓中表达。Juul [2] 等的研究发现,在胚胎发育期间,EPO与EPO-R的mRNA及蛋白产物可以在人类大脑及脊髓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原代培养都显示可以产生EPO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2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