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0573687
端粒、端粒酶同衰老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0期
2端粒酶,3端粒与衰老,4端粒、端粒酶与癌症,参考文献
     近年来,端粒(telomer)、端粒酶(telomerase)同衰老、癌症的关系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中人们发现“衰老者的端粒缩短”,而且在约85%的肿瘤细胞中检测到了端粒酶活性。因此对端粒及端粒酶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的机制,对抗衰老以及肿瘤的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端粒和端粒酶及其衰老、癌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1 端粒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许多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70年代末,Blackburn和Gall在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具有重复序列,而且这些重复序列在每个染色体末端是可变的 [1] 。其共同结构特征为由富含(G+C)的重复序列组成,在低等真核生物中重复单元有(TTGGGG)、(TTAGGG)、(TTAGGG)等,而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同样的重复单元(TTAGGG)。端粒具有两种相关蛋白,一为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binding proteins,TAP)是一类特异结合在端粒DNA上的蛋白质,如发酵母中的蛋白质AˉPI,哺乳类动物细胞中的蛋白质TRFI。二为端粒相关蛋白(telomere associated proteins TAP),是一类与TBP结合的蛋白质,如酿酒酵母中的SIR3/SIR4和RIFI。端粒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1)稳定染色体;(2)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3)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4)决定细胞的寿命,体外培养细胞端粒的长度随着细胞逐代相传而缩短,每复制一代即有50-200nt的DNA丢失。端粒丢失到一定程度即失去对染色体的保护,细胞随之发生衰老和死亡 [2] 。

    不同年龄时期的端粒长度不同,随年龄的增长端粒逐步变短,老年人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青年人,因此,这种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缩短,可能是细胞衰老发生的一种内在机制。在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细胞分裂次数直接与初期培养对端粒长度成正比,早衰症患者细胞端粒的平均长度比正常人显著缩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