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4年第4期
编号:10573899
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4年第4期
     剖宫产术是解决某些难产最有效的手段,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是历代产科工作者不懈努力,趋于完善的一种手术方式。我科于2002年1月~12月间,共收入剖宫产术产妇481例,其中接受新式剖宫产术的有110例,占剖宫产术的22.9%,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剖宫产术产妇110例,年龄22~41岁,平均26岁。其中臀位及头盆不称46例,双胎6例,过期妊娠、巨大胎儿40例,社会因素(无明显指征,家属及孕妇强烈要求行剖宫产术)18例,所有产妇均无阴道出血史,无胎膜早破。

     2 护理体会

    2.1 病情观察 应严密观察产妇情况。产妇从手术室送回病房后,应稳当地搬到床上,并注意保暖,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管接袋床边固定,并查看输液及尿管是否通畅。术后12h内,密切注意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渗血情况,为防止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可给5%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20U静脉点滴。若产妇术后的血压与术前相差3kPa,且脉压差小,心率快而弱时,应观察产妇的面色、神志情况,并按压宫底,每20~30min测生命体征1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本组产妇中,因回病房后常规给静脉点滴催产素,未出现子宫收缩不良而出现阴道出血情况。笔者认为,如果发现阴道出血量超过300ml,应主动查找原因,考虑是否由于尿潴留或子宫收缩不良等原因引起,并正确处理。处理时可按摩子宫和应用缩宫、止血药,护理人员应守护床旁10~15min,观察产妇阴道出血及宫缩情况,以确认措施及效果。

    2.2 体位 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和老式(纵切口腹膜内)剖宫产术一样,多采用硬膜外麻醉,产妇术后应去枕平卧6h,6~12h取半坐卧位,以改善通气功能,松弛腹肌,减轻伤口疼痛。要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以利于恶露引流,防止腹腔脏器黏连及静脉炎的发生。腹膜外剖宫产利用非收缩性的子宫下段和腹膜遮盖子宫切口,更利于防止恶露进入腹腔,故具有减少术后感染和防止腹腔黏连等并发症的作用。

    2.3 饮食 因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中接触的是胀大的子宫,很少刺激肠管,且肠管被腹膜覆盖不暴露在空气中,所以术后6h即给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流质,忌食产气及油腻食物,通气后即恢复正常饮食。而传统剖宫产术需在手术后24~48h有肛门排气后方能进食。产妇早进食,既能通过咀嚼运动反射性引起胃肠运动,又能使食物本身直接刺激胃肠道,促进肠蠕动恢复;同时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产妇早进食,能及时补充营养,使产妇体力恢复,促进乳汁分泌,满足哺育婴儿的需要。总之,产妇早进食,可以促进产妇淡化患者角色,增强自身康复的信心,使其精神愉快,食欲增强,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信心,有利于母婴健康。

    2.4 其他 横切口沿皮肤自然皱纹切开,该部位皮下脂肪较薄,手术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恢复好,活动张力低,故疼痛轻,易愈合,便于坐姿哺乳,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此切口张力小,可选用微乔(美容)线缝合,不拆线,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术后住院4~5天,比纵式腹膜内剖宫产提前2~3天出院。笔者认为,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2004-10-09) (编辑小 卫)

    作者单位:515041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百拇医药(杨雪娇 张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