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23期
编号:10574364
类固醇类药物在手部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23期
1临床应用,2结论
     1950年首次应用考的松(Cortisone)来治疗关节炎,作用甚微。1951年发现氢化考的松(Hydrocortisone)有抗炎作用。由于氢化考的松对糖代谢和水、盐代谢影响很大,故人们寻找出人工合成的类似药物如强的松龙(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确炎松(triamcin ole)。这些药物均是将氢化考的松做些化学结构上的改变,保留其抗炎作用减少了激素的副作用。

    此类药物由于在注射局部被吸收的速度不一样而作用时间也有所差别。氢化考的松被吸收最快,抗炎作用亦相应短些,有效时间仅一周或更短。在化学结构上配上了醋酸根、双醋酸根、三甲基或叔丁基酯后药物的作用时间就延长了。现以确炎松之作用时间最长。

     1 临床应用

    此类药物在手部局部注射(以下简称“局注”),可用来治疗如卡压综合征、腱鞘炎、神经瘤、肌腱粘连(肌腱修复或肌腱松解术后)、关节固定后及单腔之骨囊肿等疾病。

    1.1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其可由创伤、解剖异常、局部肿瘤、内分泌病和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所致,也可能与屈肌增厚或肌腱滑膜炎有关,但大部分病例原因不明。类固醇类药物“局注”后多数文献报导近期疗效好而远期效果不佳(70%~90%远期失败)。Goodman和FORSTER检查运动神经传导后发现当药物“局注”后早期的症状减轻是由于神经传导延迟相对地减少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