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577596
恶性嗜铬细胞瘤相关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
1细胞周期蛋白抗体:MIB-1,2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神经生物类:S-100蛋白、ACTH、NSE、Crg,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Rb,5染色体及相关合成酶异常:染色体6q和17p、拓扑异构酶Ⅱα,6结构蛋白:抑制素,激活素βB亚单位,7信号递质:
     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细胞形态学差异无显著性,二者的临床鉴别主要依靠周围组织明显浸润和远处非嗜铬组织的转移,缺乏早期诊断意义。近十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相关标记物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绩,分类综述如下。

     1 细胞周期蛋白抗体:MIB-1

    抗原性Ki-67蛋白是一种具有蛋白酶性质的碱性蛋白,是维持细胞周期的绝对必需物质,表达于G 1 、S、G 2 、M期的细胞核中。Ki-67核染色与许多癌的生物侵袭性密切相关。MIB-1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分子量为275kD,能够识别Ki-67抗原,可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程度的标记物,因而被引入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研究。Clark应用多元素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临床标本后发现,MIB-1与恶性嗜铬细胞瘤显著相关(P=0.005),如果MIB-1标记指数超过3%,则预测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意义是:特异性100%、敏感性50% [1] 。Brown也发现MIB-1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染色阳性率为50%,在良性中的染色全部为阴性(P<0.01),说明MIB-1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恶性预测 [2] 。Gupta的研究提示恶性嗜铬细胞瘤MIB-1的过度表达比良性者常见(P=0.019) [3] 。Ohji对比了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细胞MIB-1评分,恶性平均5(1~18)%,良性平均1(0.5~3)%,恶性MIB-1评分明显高于良性,得出较高的MIB-1分值高度提示嗜铬细胞恶性行为的结论 [4] ,与Kumaki的意见相似 [5] 。

    2 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形成被认为是早期肿瘤形成的重要前提,而且有利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VEGF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趋化反应的强力介质,因此在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Kolomecki对比了手术前后良、恶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血VEGF浓度,发现术前良恶性肿瘤血VEGF水平均增高,但是恶性患者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患者,提示VEGF可作为预测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标记物;肿瘤切除后,血VEGF水平显著下降,因而又可监测肿瘤是否复发 [6] 。Zielke研究了良恶性嗜铬细胞瘤标本的VEGF表达和血管表面密度,证实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两者显著增高,恶性∶良性分别是37.1%∶20.7%和26.2%∶13.3%[7] 。Salmenkivi对良、恶性嗜铬细胞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