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6期
编号:10580086
内皮抑素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
内皮,内皮抑素,血管生成,β-链蛋白,1内皮抑素的来源和生物学特点,2内皮抑素的作用机制,3内皮抑素的信号转导机制,4内皮抑素在临床上应用前景,治疗指征,5展望,参考文献
     【摘要】 内皮抑素是胶原ⅩⅧC末端水解片段,是第一个用于人临床试验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内皮抑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迁移,促使其凋亡,而且不同的治疗方案效果不同,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及信号转导还不明确,有人认为是通过β-链蛋白介导内皮细胞迁移与凋亡。本文就内皮抑素新近的一些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血管生成 β-链蛋白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经存在的血管中通过内皮细胞重排发芽生成新的血管的过程 [1] 。在成人,血管生成主要发生在创伤修复或疾病发生的情况下,在妇女也可发生,在月经及怀孕期,血管生成是一个顺序发生的过程,内皮细胞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首先损伤组织产生并释放血管生成因子,这些因子扩散至临近组织并与已存在的血管上的内皮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激活内皮细胞,启动内皮细胞增殖机制并释放新的细胞因子以及一些酶,而后蛋白水解酶溶解血管基底膜,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至损伤部位,在众多因子的参与下如:黏附分子、整合素等促使血管生成。正常情况下血管生成在一系列严格的“开关”阀门控制下保持一个稳定平衡的过程,阀门“开”主要指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如:VEGF、PDGF、TGF、EGF、FGF、H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白细胞介素-1、黏附分子,还包括胶原、整合素等;阀门“关”主要指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TNP-470、干扰素(IFN-α1)、血管抑素(an-giostatin)、内皮抑素(endostatin)、血小板因子-4(PF-4)、IL-12、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TIMP-2,TIMP-3)、肌钙蛋白Ⅰ、cave-olin-1和caveolin-2、Avastin、SU-6668、SU-5416、VEGF-Trap等。血管生成失衡引起多种疾病,血管生成过多可导致肿瘤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眼病、鳞癣等疾病产生 [1] ;血管生成降低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卒中、伤口愈合延迟进而导致组织坏死,所以维持稳定的血管平衡状态是临床用于治疗疾病的一个新的方向。自Folkman [2] 1971年提出肿瘤生成依赖血管提供营养成分以来,血管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内皮抑素是最先用于人临床试验的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人们对其结构有了很深的了解,但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还不清楚。本文就内皮抑素用于肿瘤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能够给临床药物研究及肿瘤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