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5期
编号:10581396
钢板与矩形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应用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5期
     我院自1989~2001年共手术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1054例,获得随访的有896例,时间为4月~3.5年,其中钢板内固定146例,矩形髓内针724例,带锁髓内针26例,通过比较矩形针与钢板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我们体会到矩形针内固定具明显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随访896例,男712例,女184例,年龄18~65岁,平均36.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42例,占15.8%。

    1.2 手术方法 本组早期多选用钢板内固定,146例均为开放复位,钢板多置于胫骨腓侧,以利软组织覆盖,少数闭合骨折,软组织条件好的,钢板置于胫骨内侧。后期多选用矩形针,手术指征与钢板固定是一样的,手术 方法是以胫骨结节两侧开槽向髓内打入矩形针,绝大多数均可闭合复位,极少数不能闭合复位的,也只作小切口,在C臂辅助下,撬拔复位。

     2 结果

    见表1~3。表1 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情况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以《实用骨科学》的诊断为标准 [1] 。 表2 内固定失效方法 注:内固定失效,指内固定物出现明显松动、折断或骨折出现明显再移位的。表3 两种方法疗效对比注:疗效以《实用骨科手册》的指标为依据 [2] 。经SAS软件分析处理,表1的X 2 =8.063,表2的X 2 =10.502,表3的X 2 =6.782,其卡方值不仅大于X 2(0.05) =3.64,而且大于X 2(0.01) =6.63,即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3.1 骨不连及延迟愈合 胫腓骨骨干骨折,多见于中、下1/3处,其单一的滋养动脉易受损,而导致骨不连或延迟愈合。而钢板内固定,必须开放复位,其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再损伤,及对骨膜的分离、压迫将直接加剧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发生。而矩形针为髓内固定,其可在透视下闭合复位,即使行开放复位,也无需对骨折周围广泛分离,其对血运干扰少,破坏小,故其愈合率高,本组结果也证实如此。

    3.2 内固定失效 初看起来,坚硬的钢板比矩形针要牢固,但实际结果正好相反。这正是由于人体不同于机械力学,从生物力学上,钢板是偏心固定,加之钢板的硬度明显高于骨,故产生应力集中 [3] 。又由于骨不连或延迟愈合,同时患者未注意保护而负重活动,则钢板、螺钉易发生疲劳折断。而矩形针则是中心性固定,其纵剖面呈“X”形,构成四点固定,两端近似工字梁的两翼,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侧面、旋转和成角移位 [1] 。在骨折发生移位剪力时,其弹性对抗阻力增大,以维持骨折稳定,在无移位趋势时,其弹性力减少;其既不引起应力遮挡,也不发生应力集中,而有利于骨折端的的加压及愈合,故其是较理想的生物力学固定。我们临床上出现失效的,多是因为骨折本身为粉碎性的,术后未用石膏保护,或有石膏固定但过早过多活动而导致骨折再移位,未有一例内固定松动、折断的。

    3.3 疗效分析 随着BO的生物学固定被大家所认识、接受,我们已不再强调解剖复位,加之钢板对血运的破坏,其显然不宜于胫骨干,尤其是中、下1/3的固定,而矩形针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学固定及微创,故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在实践应用中,我们体会到有三个方面要重视:(1)尽管矩形针,其横断面为长方形,而有一定的抗扭转的防旋能力,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其固定还是不牢靠的,我们建议加用石膏托保护8~10周,再进行有指导、有保护的功能锻炼。(2)胫骨骨折,一般者合并腓骨骨折,传统观点认为腓骨承重仅1/7,无须固定。但我们认为应重视复位固定腓骨。方法亦简单,从外踝尖逆行穿入一克氏针固定,其不仅有利于维持小腿骨间膜的张力,亦有利于恢复小腿的正常长度,且其1/7的承重能力在胫骨不稳定时就可以代偿而成为主要的支撑力。(3)由于胫骨远端的髓腔逐步扩大,矩形针对远端的固定是不确切的,故骨折在关节面上8~10cm以下的,不宜选用矩形针,我们建议用带锁髓内针或外支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矩形针在基层医院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钢板内固定应慎重。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66,707.

    2 孙材江.实用骨科手册,长沙:湖南人民卫生出版社,610.

    3 Margaretn Nordin著,过邦辅译.临床骨科生物力学基础,上海:远东出版社,47.

    作者单位: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骨科

    (收稿日期:2004-02-25)

    (编辑晓 勇), http://www.100md.com(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