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59015
从NSAID类抗炎药历史谈其综合安全性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18期
     由于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导致已经上市的两个昔布类药物罗非昔布和伐地考昔先后撤出了市场。原以为研发COX-2特异性抑制剂降低了胃肠道不良反应,却又出现了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并由此而引发了人们对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综合安全性的关注。本文从回顾NSAIDs的发展历史,谈谈这类药物的综合安全性问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从柳树皮到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早在古埃及就有记载,杨柳树的皮和叶有止痛作用。1763年有报道用杨柳树皮提取物治疗关节炎。1860年Hoffman报道人工合成“乙酰水杨酸”,标志着消炎镇痛药由植物药步入了化学药。1899年,乙酰水杨酸由德国拜耳公司冠以“阿司匹林”为商品名上市,开始应用于治疗疼痛、关节炎和发热等。

    1948年,苯丁唑酮(保泰松)作为第一个非水杨酸类的NSAID问世。此后,有许多抗炎作用较强、副作用较低的NSAIDs陆续上市,如20世纪60年代的布洛芬、吲哚美辛,70年代的双氯芬酸、萘普生,80年代的萘丁美酮、吡洛昔康,90年代初的美洛昔康、尼美舒利,90年代末的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以及21世纪初的伐地考昔(该药未在中国上市)。

    从乙酰水杨酸到伐地考昔,均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特征——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NSAIDs的种类繁多,“家族成员”还在不断扩大,其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抗炎镇痛作用更强、安全性更高。其中有一些药物由于副作用等原因退出或淡出市场,例如:保泰松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不再用于临床;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关节炎的地位亦已经被非水杨酸类的NSAID所取代;吲哚美辛因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而较少被骨科和风湿科医生使用;罗非昔布和伐地考昔因存在心血管安全性问题而退出市场。而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因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和良好的综合安全性,一直受到临床的青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