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病案讨论
编号:10559381
多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性肿瘤
http://www.100md.com 中国食品药品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超声诊断科,不久前为一位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成功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术。

    56岁的患者王先生,因结肠癌术后3年出现肝转移灶,先后行全身化疗、导管栓塞化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均无法控制病情,肝内转移灶迅速增大,患者来到北大医院接受治疗。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陈敏华教授与北大医院王彬主任

    通力合作,经过两个小时的治疗,将患者肝左内叶一直径6.4厘米的巨大肿瘤彻底灭活。术后两周MRI显示肿瘤坏死、纤维化。患者无任何不适。

    原发性不能切除的肝癌和转移性肝肿瘤的治疗方法选择是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尤其在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背景下,经动脉导管行栓塞和(或)化疗的出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它的特点是患者痛苦相对较小、全身反应轻、疗效肯定,但是对肿瘤细胞不能完全灭活,在几个疗程后由于供血动脉闭塞、侧支循环建立以及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导管治疗不再敏感,肿瘤迅速增大。以往对于这些患者,医生常常束手无策。射频消融技术的出现,使这些患者肿瘤的局部治疗和组织灭活完全成为可能。

    北大医院超声诊断科使用国际上先进的“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系统1500型(RI-TA)”,其基本原理是由电能产生热能,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将电极针经皮肤插入到肿瘤中心部位,发生器产生的射频波使得电极周围的组织离子发生高频震荡,致使摩擦生热。这是进行射频治疗时损伤最小的方式,通常只需使用局部麻醉剂,患者始终保持清醒。RI鄄TA仪器的两个显著优点保证了其治疗具有类似手术切除效果:带有能同时伸出9根针的电极,形成伞状包绕固定于癌变组织,有效地扩大了凝固坏死区体积(球形坏死灶直径可达5厘米),在5个针尖处设有温度感应器,可实时监测治疗过程中电极与组织界面的温度,一旦观察到治疗区域某一点温度降低,即可采取相应措施;可烧灼针道,避免针道肿瘤细胞种植及出血。

    此技术在超声导向下可以实时观察肿瘤治疗的全过程,随时调整进针的方向与角度,避开心脏及肝内的大血管、胆囊以及消化道等重要脏器。肿瘤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针点是否能准确到达预定位置,进针稍有偏斜就会导致部分肿瘤没有被完全灭活,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这就要求术者有丰富的介入超声经验和熟练的技术。

    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单发肿瘤直径小于6厘米或4个以下但直径小于3厘米的多发肿瘤患者;较大肿瘤需多次重复进行,治疗不彻底时,肝功能受损的可能性也就增大。对于严重器官衰竭、活动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和妊娠、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除治疗肝癌外,潜在应用还包括对胰腺、肺、肾、肾上腺及子宫等器官良恶性肿瘤的治疗。

    本病例的治疗成功为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以及对全身化疗、导管栓塞化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敏感或无效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