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0563855
肾上腺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医学网
     在高血压的病因学中,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原因为肾性及肾上腺性高血压,而一部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或高胰岛素血症有关,下面主要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这两种肾上腺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一) 概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1954年由Conn JW首次报道的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Conn综合征,它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但以腺瘤为多见,故经手术切除肾上腺腺瘤后,原醛症可得到治愈,但是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则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肾血管损害。

    醛固酮是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与分泌的一种C21类固醇激素,其分子量为360.44,它是体内调节水盐代谢的一种重要激素。正常成人在普食状态下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的醛固酮分泌率为50~250mg/24小时,血浆中醛固酮的浓度为100~400pmol/l。醛固酮作为体内一种主要的盐皮质激素,其生理作用为潴钠排钾。当肾上腺皮质产生腺瘤或增生,使醛固酮自主分泌过多,通过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产生钠、水潴留而使血容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醛固酮还可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促使肾脏排镁离子增多,综上作用而导致血压升高。醛固酮还通过Na+-K+和Na+ -H+置换而增加K+、H+排出,使肾小管排泄钾离子增多而产生尿钾升高、血钾水平降低及代谢性碱中毒。

    近年研究认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以前报告原醛症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 ~ 2%,但随着检查诊断手段的改进和提高,诊断为原醛症的病例数逐渐增多,如1994年Gordon等报告在199例正常血钾的高血压病人中,原醛症病人占8.5%;而在美国Mayo门诊,原醛症病人的年患病率在过去五年内已增加了十倍以上;其他学者报告原醛症在高血压病人中的患病率也高达14.4-16.6%。

    (二) 诊断途径

    1、筛选试验

    对高血压病人应常规查血、尿K+水平,进行原醛症的筛选试验,如有下述高血压病人应考虑诊断原醛症的可能性。

    1)自发性低血钾(血清K+25mmol / 24h;血K+ 20mmol / 24h,则说明肾小管排钾过多,但上述血、尿电解质浓度测定前至少应停服利尿剂2~4周。

    24小时尿的留法是:第一天早7点排一次尿弃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0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