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新药快迅 > 新药研究
编号:10566671
国外细胞药囊用药新方法
http://www.100md.com
     德国科学家成功创制了采用细胞药囊的治疗方法,将人体细胞作为载体来传输药物。医务人员将患者的红细胞或白细胞取出,然后把药物装入活细胞内,重新注入病人体内。这些细胞进入人体之后同平常一样在血管内流动。这样,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就可以和细胞的寿命一样长,解决了人体对药物的排斥问题。

    细胞药囊的制作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完成的。病人的活细胞取出后.置入温度在冰点以下的药物溶液内,之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药物被吸收到细胞内。当温度达到30℃时,细胞膜上的小孔自行闭合恢复原状,此后,装有药物的活性细胞便可为患者进行治疗。

    近年来,磁性药物胶囊也已问世。它可以直接注入血管,若在体外放置磁场,就可以进行磁力导航治疗。例如某处有肿瘤或器官病变,可在患病部位外放置磁场,使药囊集中到患病部位释放出药物,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还有消息报道,在细胞药囊中若有铁蛋白同时被吸入,就可以成为效能更为显著的磁性药物胶囊。

    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最近研究出可以代替针头注射的超声波脉冲皮肤给药方法。人的皮肤虽然是高度细密的,但仍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当外加超声波时,便在皮肤外层细胞间构成通道,药物便可以由通道进入人体。脉冲皮肤给药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来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胰岛素和其他大分子药物的输入,除了可以减轻人打针的痛苦外,还在血液中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可减少诸如艾滋病病毒等的感染。

    中国台湾地区一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不需针头给药技术的纳米医学研究已经获得成功。他们利用超声波震荡,将20纳米大小的萤光粒子渗入皮下组织和由血管渗出至皮下组织的活体实验获得成功。这在全球是首例,将有助于不需针头给药和检测技术的开发。

    另外,为研究脑缺血时的脑血管通透性变化,该研究小组还成功开发出0.4微米的微光纤探针系统,在大白鼠身上成功完成实验。他们观测到在结扎血管弓没脑部缺血后,血脑屏障穿透性增加。应用这个方法,临床当病人发生阻塞型脑中风时,可以评估血脑屏障受伤的程度。研究人员表示,这次实验可作为发展不需针头给药和检测技术的基础,未来治疗糖尿病等药物可以通过纳米化或纳米载体导入人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