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临床药学
编号:10567159
产程中应用度冷丁对胎心率及宫缩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妇产科医学网
产程中应用度冷丁对胎心率及宫缩的影响//
产程中应用度冷丁对胎心率及宫缩的影响//

     产妇精神紧张,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收缩不协调、高张宫缩、原发宫缩乏力、第一产程延长,产妇疲劳甚至造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胎儿宫内窘迫。合理应用镇静剂,可消除疲劳、减轻疼痛使孕妇顺利进入产程。度冷丁在临产止痛方面应用广泛,但可使胎心率减慢。为探讨产程中使用度冷丁对胎心率及宫缩的影响,我们在宫缩时,用宫腔压力导管监测用药前后的胎心率及宫缩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选择无合并症的正常足月初产妇,临产后在潜伏期精神紧张、睡眠不好、进食不佳、疲劳乏力,肛查宫口开大1~2cm者30例。年龄22~30岁,平均25.2岁,孕周38~41周,平均40.2周。肌内注射度冷丁100mg。

    二、方法

    外阴阴道消毒后,行人工破膜,然后置胎心内监测仪,用螺旋电极固定于胎儿头皮上,将宫腔压力导管从宫口进入,越过胎头置于宫腔内,导管用注射用水充满并连于监护仪上,监测宫腔内压力。内监护时间为2小时30分钟以上,肌内注射度冷丁前,监护30分钟,用药后连续监测2小时,观察用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的胎心率与宫缩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一.度冷丁对胎心率的影响

    用药30分钟后,胎心率开始下降,1小时后下降最明显,2小时仍未恢复。但均在正常范围。胎心率基线变化不明显,只有2例有变化,1例用药前为窄幅型,用药30分钟至1小时均变为平直,但2小时后又恢复为窄幅型。另1例用药前为窄幅型,用药30分钟后变为波浪型,1至2小时均为跳跃型。宫缩应激试验(CST)显示,3例开始即有轻度可变减速(VD),1小时后减速消失。另有5例1至2小时方出现可变减速,轻度4例,中度1例。未发现晚期减速。见表1。

    二、度冷丁对宫缩的影响

    1.对宫缩频率的影响:用药后1小时内,宫缩频率无明显变化,2小时后宫缩频率增加。见表2。

    1. 对宫缩强度的影响:用药后30分钟宫缩强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1小时后宫缩强度明显增强。
, 百拇医药
    2. 对宫腔内静止压力的影响:注射30分钟后,宫缩间歇期宫腔内压力即明显下降,2小时后仍低于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4.对不协调宫缩的影响:6例用药前有不协调宫缩,即在监护图上可见每次宫缩有大小不等的两个高峰。另有1例有高张宫缩,用药前宫腔静止压力为3.3kPa,用药30分钟后,即变为2.0kPa。用药1小时后,不协调宫缩完全消失。

    三、度冷丁对产程的影响

    用药孕妇与正常阴道分娩孕妇的产程比较,总产程平均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活跃期明显缩短。

    四、新生儿及产妇情况

    30例中,有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此例枕位异常行产钳助产,用药至胎儿娩出已6小时且无胎心异常。产后母亲与新生儿无感染。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一、度冷丁对胎心率的影响

    度冷丁是一种化学合成的中枢性镇痛剂。由于其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轻微而广泛用于分娩镇痛,肌注后15分钟出现镇痛作用,2小时达高峰,4小时后作用基本消失。度冷丁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本资料中肌内注射度冷丁100mg后30分钟,胎心基线开始下降,1~2小时最明显。用药后至分娩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10小时,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分析用药后胎心率下降的原因,可能由于分娩期尤其是第一产程,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造成精神紧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致心率加快,胎心率也随之增加,应用度冷丁后通过中枢性镇痛使产妇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疼痛减轻,经过充分休息后心率恢复,同时也使胎儿心率有所下降,而基线变异和CST无明显变化,故不致造成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

    二、度冷丁对宫缩的影响

    宫腔压力导管可直接监测宫腔内的压力包括宫缩间歇期即宫腔静止压力、宫缩高峰时的压力及宫缩频率,并均能在监护图上清楚描绘。本研究结果表明,用药30分钟后宫腔的静止压力明显降低,2小时后仍低于用药前,而且可明显改善不协调宫缩,并能增强宫缩的频率及强度。

    造成宫腔静止压力增高及不协调宫缩的原因是由于产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子宫肌纤维的极性、节律性受到影响。当产妇精神紧张得到改善后,子宫肌纤维的传导得到调整,随之恢复其对称性、极性及节律性,从而使宫腔压力降低,子宫血液循环增加,利用胎儿的血氧交换,而且使宫缩规律、产程加快。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年7月第33卷第7期)翟桂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