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568644
夏季低血钾症的病机与辨治
http://www.100md.com
     沈开金

    关键词 夏季低血钾症;病机;辨证论治

    中图法分类号 R591.1

    低血钾症在多种疾病中可以出现,尤其在吐泻、汗出过多后以及胃肠消化吸收不良时更为多见。本文讨论的是发生在梅雨暑热季节的低血钾症。对本症的治疗,到目前为止报道尚不多。笔者自1988年始,注意对夏季低血钾症中医治疗的探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1 病机

    夏季低血钾症究竟属中医什么病?它的发病机理又是什么?笔者根据此时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头昏思睡,四肢麻木,食欲减退,部分病例还可以出现脘痞心慌,下肢浮肿,甚则脚痿软不能步履等,认为属中医“湿阻”、“暑疫麻木”、“脚气”等病的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脾虚与湿困。因脾主肌肉、主四肢,脾虚则四肢不用。《内经》曰:“脾病者,身重,肉痿,足不收行。”说明脾气虚可出现倦怠乏力、肉痿不用等低钾症状。从本症的发病高峰在农历五月、六月、七月来看,又与湿困有关。农历五月为梅雨集中季节,六月中医称为“长夏”,湿邪当令。《内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则为肉痿”。《证治汇补》亦云:“湿在皮肤则为麻木”。湿邪在上则头重如裹,盖“因于湿,首如裹”;湿邪在下则腿软无力、浮肿等,“清湿袭虚,病起于下”是也。
, http://www.100md.com
    2 辨治

    2.1 虚证 ①脾虚型:面色萎黄,脘痞纳呆,倦怠乏力,头昏思睡,便溏脉缓。治以补中升清,补中益气汤加防风、薏苡仁,或用香砂六君子加减亦可。②暑热伤气夹湿型:炎暑之季,身困汗多,倦怠乏力,心慌,脉散大无力。治宜清暑益气化湿,以东垣清暑益气汤化裁。

    2.2 实证 ①湿邪犯上型:头昏重如裹,或头昏思睡,颈项拘急,脉浮紧。治宜祛风胜湿,方选羌活胜湿汤加减。②湿邪蕴中型:胸闷脘痞,纳差嗳气,腹胀便溏,苔白腻,脉濡缓。治当芳化,用藿香正气散加减。③湿邪侵下型(湿脚气型):两下肢麻木肿胀,重滞无力,甚则步履维艰,脉浮紧。治当宣散外邪,用鸡鸣散方加减。

    3 举例

    例1.李某,女,36岁,工人,1992年6月16日诊。两下肢麻木、软弱无力伴浮肿半月余。诉素体尚健,近半月来身困乏力,腹胀便溏,心慌纳差,渐至下肢痿软无力,浮肿麻木,整日思睡,精神萎靡,舌苔白滑微腻,脉濡缓 。西医检查:腱反射减弱,心电图呈低钾改变,血清钾3.1mmol/L,西医诊断:低血钾症。中医诊断:湿阻(湿脚气型)。治宜宣散湿邪。方用鸡鸣散加味:紫苏叶、桔梗、陈皮、藿香、佩兰、厚朴各10g,槟榔、大腹皮、木瓜各12g,茯苓、薏苡仁各15g,吴茱萸4.5g,生姜3片。药进3剂,腹胀便溏除,纳增,乏力明显好转。原方去厚朴加白术,更进5剂,纳谷正常,肢麻、浮肿、痿软均消失,精神饱满。复查心电图正常,血清钾4.0mmol/L。随访2年未见反复。
, 百拇医药
    例2.蔡某,男,40岁,农民,1995年6月28日诊。值农历五月,头昏重思睡,体倦乏力,两足重滞,食少便溏,面色黄白少华,苔白薄,脉濡浮无力。诊为脾虚湿困。用香砂六君子汤加藿香、佩兰、薏苡仁、白蔻仁、木瓜、荷叶,连进10余剂,临床症状消失,血钾由原来的3.0mmol/L上升到3.8mmol/L。嘱患者每年农历五月前预服香砂六君子丸,近2年一直正常。

    作者单位:安徽省含山县人民医院 238100

    作者简介:沈开金,男,副主任医师

    (1998-09-23收稿,1998-12-17修回)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1999年 第18卷 第1期 Vol.18 No.1 199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