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编号:10568678
中西医对“色盲”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 色盲 病名历史 病因 检查

    这里的“色盲”,是指先天性色觉异常或称先天性色觉障碍。

    现代医学认为,在1777年Huddart 首先报告有色盲成员的Harris家族,1年以后,Lort报告的资料中首次介绍了女性色盲。但最精细地记述色盲者是1798年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因为色盲是道尔顿首先详细论述,故在西方曾名为道尔顿氏病。

    我国类似色盲的记载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亢仓子全道篇》名此病为“瞀视”,曰:“夫瞀视者,以黄为赤,以苍为赤”。正是对色觉异常的真实描述。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眼科专书,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一书(1602~1607年)有“视赤如白症”的病名,这样记载“谓视物却非本色也,因物着之病与视瞻有色,空中气色不同,或观太阳若冰轮,或睹灯火反粉色,或视粉墙如红如碧,或看黄纸似绿似蓝”等类。另外,在公元1644年,傅仁宇编的《审视瑶函》一书中,有称“视物易色”症,并说“视物易色,病原非一,要当依色辨分明,方识轻重与缓急。”
, http://www.100md.com
    可见,对色觉异常的认识应是我国最早。

    “色盲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是遗传性疾病。瑞士眼科学家Horner于1987年首次提出色盲的遗传规律,故色盲的遗传称Horner法则,即色盲由外祖父通过正常女儿,再传给外孙。1911年,Wilson进一步发现,色盲的遗传乃通过X性染色体传予的性连锁隐性遗传。近来,现代医学对先天性色觉异常又进一步认识,认为“视紫质是由视网膜上的化学物质视黄醛与视蛋白上的赖氨酸通过生物电荷结合起来,一旦生物电荷受到障碍,就会影响视紫质的吸收光谱的敏感峰,便会致人色盲或色弱”。

    中国医学对此病的病因,认为与脏气、经络、目睛三者均有关。

    1 肝气不和 由于“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在《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因为“肝气上升,目中即有主宰,它在眼上的功能是分辨物体的色彩,如果肝气不至,即使看得见物,但也辨不清色彩的真象”。
, 百拇医药
    2 内络气郁、玄府不和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而《素问.经络篇》第五十七说:“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而“玄府”的作用是气机升降出入之路,因此一旦经络阻滞,造成气机郁结,玄府闭塞,传化失常,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

    3 目中不和 “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为于阳。”故阴阳合传而睛明。一旦目中不和,阴阳不调,厥阴之经络难通于目,肝气上升必定受阻,造成色觉异常,因此,《难经.三十七难》说:“目和则知黑白。”这里的“黑白”,自然是指广义的色彩。

    色盲的诊断,现代医学发展较快,方法众多。Holmgren(1877年)首先提出绒线法检查,为世界最早的色觉检查,1883年,Stilling首创假同色表检查,1916年,日本石原的色盲检查图问世,在1929年第13届国际眼科学会将Stilling与石原氏的假同色表和色盲检查图作为检查色盲必用工具崐,我国于1958年首次出版俞氏萍色盲检查图,为检查航空、航海人员有灯光检查法,1907年,Nagel发明色盲检查镜,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采用。在色调配列法的检查,由美国Farnsnoth首制100色调检查法,以后改良成15色调检查法。还有色觉异常的电生理检查。
, http://www.100md.com
    色觉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有无色觉异常、鉴别色觉异常的类型及其程度,但以上检查方法仍不满意。对于治疗,现代医学却一筹莫展,而是向矫正法发展。

    中国医学虽在检查方面受历史的限制,但在治疗方面,留下宝贵的遗产。早在2000多年前的《灵枢.官能篇》上即说:“明目者,可使视色。”《灵枢.寒热篇》已记载“天牖”能治目不明。我国最早的一本针灸专著,《甲乙经》中提到治疗目不明的内容更多些。如“目不明,睛明、四白主之。”“明不明,肩中俞主之。”其后,随着针灸学的不断发展,对提高色觉的穴位不断有新发现,如《铜人》、《针灸大成》、《图翼》等都记载,“养老”穴能治疗目不明。这些记载有待我们在临床加以观察验证。

    综上所述,色盲是中国医学认识最早,有丰富的遗产,现代医学在诊断方面有所贡献。

    作者单位:周信华 (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10072)

    (收稿日期:1998-04-01)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年 第11卷 第1期 Vol.11 No.1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