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33813
不恐病不轻病--心理专家谈应对非典型肺炎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23日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不恐病、不轻病”六个字,提醒公众要健康应对沸沸扬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

    唐登华说,面对非典型肺炎,有些人紧张过度,如临大敌,有些人却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有些人则积极主动做好个人预防措施,这些都关乎心理健康领域,心理卫生专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推动社会开展预防工作。“出现恐慌、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唐登华表示,人们面对危机,尤其是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事件,表现出担心乃至恐慌,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政府和社会管理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客观、及时、全面地把有关情况告诉群众。

    唐登华用“真诚”这个字眼,表达他对我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坦诚和主动的欣赏。他说,当老百姓找不到渠道了解这个病究竟有多危险时,他们会更恐慌。政府和社会管理机构通过有效行动,普及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方式和途径等知识,教给大家预防的方法,包括冬春之交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使老百姓知道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非典”的带菌者,从而提高警惕,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这就把防止非典型肺炎的行动扩大到了全社会,把防避病毒的围墙筑得更高。

    唐登华着重提到一个医学术语——“疑病”。这种神经性疾病的表征是,对身体过分担心,虽然通过医学检查为阴性(良性),但仍然不能打消疑虑。唐登华说,正常人也往往有这种倾向。这次有些群众偶尔打个喷嚏,偶尔受凉发烧,就忧心忡忡,害怕自己感染上非典型肺炎;还有的群众近期不敢到公共场所,不敢去医院,拼命吃板蓝根、喝维生素C……这些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举动是没有必要的。

    作为一位心理学专家,唐登华给“非典”时期的人们开出一个“心理药方”:重视个体调整。首先要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绪,要明白有些情绪反应不是自己能够随心所欲控制的;要尽量多地去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等给予自己的情感支持;要通过登陆卫生部官方网站或其它途径,切实了解相关知识、信息,尽量减少不确定的“可能”;冷静面对疫情、面对变化,增长知识,保护自己;尽量多地给自己创造快乐源泉,舒缓压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