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7854
"严父"易致社交恐怖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日 《健康时报》 2005.06.02
     在生人、上司、异性面前紧张;害怕当众讲话;在社交活动中不自在、脸红、出汗……类似的经历许多人都有过,但是这些表现并不等同于社交恐怖症。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施旺红博士解释说,社交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它和一般的紧张不安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正常人虽然感到紧张但仍然能够“硬着头皮上”,事后很快过去,不会陷入持久的痛苦中。而社交恐怖症的病人则出现社会功能的退化,遇到问题总是逃避、退缩;为自己的症状而痛苦不堪,难以自拔。社交恐怖症多从青年时期开始发病,可持续多年,长期的焦虑不安使患者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据施博士介绍,在美国,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有社交恐怖,因而它和抑郁症、酒精依赖并列为美国社会三大心理健康危害。国内虽然还没有全国性的调查,但从日常的门诊情况来看,社交恐怖症几乎占心理疾病的20%,是青少年心理障碍中的首发疾病。而中年以上的患者较少,并不是说他们的社交恐怖症已愈,主要是在长期痛苦的情况下,他们已经从心理上适应并接受了症状。

    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不良的教养方式是社交恐怖症形成的重要因素。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院的李志成副主任医师对社交恐怖症进行了病因学的研究。他提出,在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感情的温暖;父母过多的拒绝孩子、否定孩子,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信心。李志成着重指出,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的惩罚是社交恐怖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非常符合中国社会认同“严父”的文化背景。实际上,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分严厉与过多的惩罚,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使他们做事拘谨,害怕自己的行为被人指责,苛求自己,羞耻感、自责感太强,这些性格特征都会使他们在日后社会交往中陷于焦虑、恐惧的状态,成为社交恐怖症形成的基础。

    为此,李志成特别提醒家长,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是心理发育的敏感时期,所以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要有科学的认识。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注重感情的沟通,一味地强调“严厉”会埋下隐患,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后形成社交恐怖症或其他心理障碍,不仅影响个人发展,而且治疗起来很难,许多家长对此后悔莫及,这样的教训在心理门诊中经常见到,值得吸取。, 百拇医药(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