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31487
在放射性药物行业不断创新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3日 科技日报
     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副研究员张锦明,曾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他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核医药学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在蛋白类放射性药物、治疗用放射药物和正电子药物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

    在新型正电子药物研制和自动化合成方法上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是目前国内放射性药物行业,特别是正电子类放射药物方面较有影响的青年专家。

    他紧密结合临床需要,开展和承担的科研得到广泛认可。先后开展了[90Y]、[99mTc]单克隆抗体、[99mTc]-HMPAO、[131I]-MIBG、[99mTc]-PPM等20余项基础、药理和临床实验工作,并多次获奖或推广。如:国内首先报道了[90Y]标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纸色层法[90Y]标记单克隆抗体放化纯分析,该方法简单、有效,目前已被广泛使用(获军队科技三等奖);采用一步法标记,并对[99mTc]标记F(ab'')2片断进行改良,使放射免显像缩短至24小时内;所制用[99mTc]标记抗心肌凝蛋白用于心肌梗塞的研究(获军队科技三等奖)、[99mTc]标记单克隆抗体同步显示恶性肿瘤及淋巴转移,效果满意(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先采用亚铜法催化法标记MIBG,提出医用苯甲醇稳定技术(已被国内专业厂家所采用);系统研究了影响心肌摄取[131I]-MIBG的因素,并用[131I]-MIBG治疗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解决了临床上复发嗜铬细胞瘤诊治困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核素内照射治疗药物[90Y]-活性碳;改进了[188Re]-HEDP的制备,使其骨摄取提高2倍以上;采用[90Y]-玻璃微球治疗实验性肝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1989年参加放射性新药[153Sm]-EDTMP的开发,全面系统研究了[153Sm]-EDTMP毒性,首先提出[153Sm]-EDTMP的配比影响软组织摄取,肝毒性主要为EDTMP配比不合适所致,提出钐元素的毒性效应等,促进了新药的定型(已获新药证书,并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参加国际合作课题,得出了疗效与剂量关系,得到国际学术机构的认同;突破[99mT]c-MIBI不能用于腹部显像的禁区,成功将[99mTc]-MIBI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术中导向;成功将化疗药物培普利霉素用于肺癌显像和术中导向。

    近年来,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4章专著撰写;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军队课题3项,院级课题2项。因科研与工作实绩突出,荣立三等功2次,获总医院(省市级)“十大科技新秀”称号,入选总医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工程”,并获总医院“姜泗长基金奖”。目前任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学会委员、同位素学会常委、核学会同位素学会常委、全军核医学会秘书等职。(张诚),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