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0623185
动脉有疾病 小心肠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58期
     徐先生已有10多年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史。前些天,他总感到腹内隐隐作痛,并解下带血丝的粪便。他以为是吃了不洁食物,服用了几粒“氟哌酸”,但腹痛不但未缓解,反而更加剧烈,血便更加明显。第二天,他赶快去医院检查。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又经详细检查,说他患了“缺血性结肠炎”。这是中风的一种类型,也称“肠中风”。

    人们对脑中风都比较熟悉,“肠中风”是怎么回事?所谓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逐渐硬化,尤其是腹腔内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这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重要命脉。如果这两根血管因硬化严重,被血栓阻塞,导致肠道血液灌流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在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人大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般肠中风发作前都有一些征兆,如饭后常有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每次持续一两个小时;摄入脂肪过多或饱餐后症状加重,持续时间也较长。这种腹痛和便血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更长,除腹痛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日渐消瘦。偶因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饱食、情绪波动,则可诱发腹腔动脉急性痉挛,造成肠腔严重缺血。

    此症用药物不能根治,必要时只有考虑将缺血的那段肠子做手术切除。缺血性结肠炎大多发生在高龄老人中,约占91%,而且缺血的肠段大多数位于左半结肠,所以,病人会解出鲜红色粪便。

    缺血性结肠炎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病,只不过表现在消化道,预防肠中风发生应该做到三要。

    一要像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那样,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平日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控制体重,适度体力活动,情绪开朗,尽可能减少诱因。

    二要加强对肠中风的防范意识,如近期经常自觉饭后腹胀、隐痛、不适,服用消化药无效,且反复发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急性肠缺血发作。

    三要经常检查血脂成分、血液流变等项目,尤其是血小板的电泳。如果已发生心房颤动,就必须控制心室率,使平静时心率为每分钟60~70次;如果出现心动过速,立即配合心脏病药物如地高辛以减少血栓脱落的危险因素。反复间歇腹痛的便血老年人,应做选择性血管造影,了解缺血的部位、范围,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请外科医生有选择地切除病变的肠段,以免大量出血而发生意外。, 百拇医药( 许锦东)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