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8期
编号:10623603
急性低钾性麻痹30例发病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8期
     近5年来我院急救中心诊治30例以低钾性麻痹而急诊的患者,就其发病原因分析,发现与个体差异、基础血糖偏高、病毒感染、入院前用药不当等有着相关因素,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8例,女2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6岁。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最短8h,最长12h。既往身体健康,无类似发作史,发病前有不同程度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和院前用药史。

    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体温37.5~38.0℃之间20例,咽痛12例,口唇疱疹8例,鼻塞、咳嗽16例。查体所有30例均有弛缓性瘫痪且两侧对称,以近端为主。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0~3级16例,4级12例,自感肌肉酸痛、无力2例。

    1.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血清钾2.8~3.1mmol/L24例,3.2~3.4mmol/L6例、26例测空腹血糖均在6.1~6.3mmol/L之间(正常值3.9~6.1mmol/L之间),尿检均正常,T 3 、T 4 正常,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下移、Q-T间期延长、T-U融合及出现U波。

    1.4 院前用药 30例发病前均因“感冒”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静脉输液、10%葡萄糖液250~500ml加林可霉素2.4~3.6g、地塞米松10~15mg12例。10%葡萄糖250~500ml加丁胺卡那霉素0.4~0.6g、地塞米松10mg8例。10%葡萄糖液300~500ml加林可霉素2.4~3.6g、丁胺卡那霉素0.4~0.6g10例,自述均为首次用此药。

    1.5 治疗与转归 首先停用上述一组液体,根据化验血钾水平、心电图给2条途径补钾:10%氯化钾3.0~6.0g/d分次饭后口服。静脉补钾以0.3%浓度3.0~5.0g/d30例患者病情戏剧般的好转,24h内全部恢复正常肌力,然后给10%氯化钾3.0g/d分次口服巩固2~3天,预后良好。静脉补钾时留观1天,无需住院。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

    2 讨论

    2.1 病例特点 (1)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体温37.5~38.0℃之间。(2)与静脉滴注林可霉素、地塞米松、10%高渗葡萄糖、丁胺卡那霉素等联用有相当因素。(3)用上一组液体后首次发病。(4)实验室检查:血清钾低、空腹血糖稍高于正常值上限,甲状腺功能正常。(5)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弛缓性瘫痪,但无感觉障碍,无脑神经损害。(6)停用上述一组液体补钾后症状迅速好转。

    2.2 临床分析 (1)发病时间均有“感冒”病史,表现为低热、咽痛、口唇疱疹、咳嗽,化验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合并病毒感染。有学者报道病毒感染后可引起肌肉细胞膜改变,使细胞外钾离子过多转移到细胞内所致低血钾。(2)个体差异:笔者观察30例患者空腹血糖均在正常值上限或偏高,从而体内钾利用率相对增高,也是促发低血钾症的诱因之一。(3)院前用药不当:在上述诱因基础上,输入高渗性葡萄糖可使钾伴随糖元进入细胞内,激素可加速钾排泄。丁胺卡那霉素能引起肾脏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影响尿液浓缩功能,使肾排泄增多。另外静脉滴注大剂量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据资料表明,本类药物具有类似箭毒阻滞乙酰胆碱和络合钙离子的作用。因而降低了介质的释放,引起神经—肌肉阻滞,发生类似重症肌无力综合征。

    3 总结

    笔者认为本组病例与患者自身病毒感染、血糖偏高、院前联合用药不当有关。提醒临床医师注意,凡病毒感染者应慎用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尽量不与激素、高渗葡萄糖合用,以免引起低钾性麻痹。总之低钾可使神经—肌肉接头兴奋降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肌肉症状。

    (编辑香 江)

    作者单位:015400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医院急诊科, 百拇医药(张连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