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5年第6期
编号:10624032
丹参酮药理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年第6期
1抗菌作用,2抗炎作用,3性激素作用,4心脑血管方面作用,5抗肿瘤作用
     丹参酮(tanshinone)是中药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或者是醚、醇等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其中含有多种成分,总称丹参酮。丹参酮以抗菌作用为主、兼有抗炎、性激素作用、近年其在心脑血管方面作用及抗肿瘤作用也被广泛报道,本文对其做以综述。

     1 抗菌作用

    1.1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房其年等 [1] 对丹参10种成分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其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B、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酮ⅡA和二氢丹参酮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耐药菌株有较强抑菌作用,其中隐丹参酮作用最强,是其主要成分。高玉桂等以总丹参酮进行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均证明,丹参酮对以金葡菌为主的急性感染,特别是对耐药金葡菌株有显著疗效。

    1.2 抗杆菌作用 丹参酮及其单体对人型结核杆菌(H 37 RV)菌株有较强抑菌作用。罗厚蔚等的测定结果还显示,丹参酮及其单体对分枝杆菌607、溃疡分枝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3 抗真菌作用 丹参酮100μg/ml时,体外可抑制铁锈色毛发癣菌和红色毛发癣菌的生长。

    2 抗炎作用

    高玉桂等采用小白鼠作实验证明丹参酮局部应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用动物模型经灌胃给丹参酮结果显示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并无作用。丹参酮能使大白鼠血中PGF23和PGE水平降低,这可能与丹参酮的抗炎作用机制有关。

    高骥援等人应用琼脂糖玻片对不同浓度丹参酮对白细胞的随机运动、趋化性研究;当健康人白细胞(5×10 7 /ml)与50ng/ml丹参酮共同孵育1h,可使白细胞趋化性发生明显抑制;而对白细胞的随机运动无影响。若孵育时间连续19h,则5ng/ml丹参酮足以使白细胞趋化性及随机运动均发生有意义的抑制。采用Smith琼脂糖微滴法测定四种不同剂量丹参酮对人白细胞化学运动影响的研究一定浓度(10ng/ml以上)丹参酮能有意义地抑制白细胞化学运动,由此可推测,丹参酮抗炎效应是通过这种抑制作用,从而阻止白细胞过度的游出和集聚,防止溶酶体酶、氧化代谢产物过多释放,减轻组织损伤,以控制炎症发展,进一步证实了丹参酮的抗炎效应。

    3 性激素作用

    3.1 雌激素样作用 用子宫重量法及阴道涂片法可证明丹参酮有较温和雌激素活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