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626601
血小板功能与心脑血管病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第3期
1血小板的形态与结构,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4血小板活化与溶血磷脂酸,5血小板功能与心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作为血液的一种有形成分,在生理的止血和病理的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了通常的血液疾病外,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栓塞、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和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1 血小板的形态与结构

    血小板在光镜下一般呈椭圆形,也有少数呈棱形或不规则形。它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产生的。每个巨核细胞可生成2000~7700个血小板。它的寿命约7~14天,平均10天左右,主要在脾脏和肝脏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破坏。初生成的血小板体积较大,具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粘着能力强,易于聚集和发生释放反应,具有止血功能。衰老的血小板较小,并丧失止血功能。根据电镜观察,血小板的结构可以分为3个部分。

    1.1 外围部分 包括细胞膜(外衣和浆膜)及膜下间隙。外衣是血小板最表面的一层,有许多微孔,为血小板内微管系统之开口,借此沟通细胞内外,是血小板摄取和释放的通道。膜的成分有粘多糖、糖蛋白和磷脂。膜内还有一些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的物质,如血小板因子3(PF 3)等。膜表面吸附着多种物质,其中有一些和血凝及纤维蛋白溶解有关。

    1.2 溶胶-凝胶(sol-gel)部分 是血小板细胞质的基架,由许多微细的丝状物组成。按其形态,有些是散在的微细丝,有些细丝是含在微小管的结构中,微小管有好几条接近外周部分形成轮状,所有这些细丝和小管都是保持血小板形态的基本结构。血小板形态能够经常变化,据推测主要是由于这些丝状物的伸长和缩短所造成。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蛋白—血小板收缩素(thrombosthenin),在维持血小板形态和血块退缩中起重要作用。

    1.3 细胞器部分 包括成形的a颗粒、致密体和线粒体等。其中以a颗粒的数量最多,致密体较少,线粒体更少。这些成形的细胞器都埋藏于溶胶—凝胶部分中。a颗粒体内所含的化学成分很多,除糖类、蛋白质和脂类外,还含有多种酶、5-羟色胺(5-HT)、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及钙离子(Ca 2+ )。线粒体内有血小板代谢需要的ATP和氧化酶。此外细胞器部分还有为数众多的外通小管和致密小管与血浆相通,既可把细胞内物质释放出去,又可把血浆中物质吸取进来。

     2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目前认为血小板的生理活动主要有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三个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