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咽喉疾病 > 咽疾病 > 咽异感症(梅核气)
编号:10626252
怪病从痰论治初探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6期
     根据痰病的发生机理,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怪病夜啼、漏睛、梅核气、高热不退、低热等。从痰论治。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痰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阐述痰随气生,无处不到,是“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的机理所在。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咯出来的痰液;无形之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内多种病症。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载》中指出: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在临床中有很多疑难疾病从痰论治取得满意的效果。

    1 夜啼 [1]

    患者,女,4岁,每天晚上11:00时不自主出现惊啼哭叫,时而呻吟,时而叫怕,持续半小时后自然入睡,病发已有1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于2000年5月8日来我科门诊治疗;病孩形体消瘦、神疲、面色暗淡无光,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诊断为夜啼(因受惊而至)。治以化痰定惊;温胆汤 [2] 加减:法半夏5g,茯苓10g,枣仁5g,枳实3g,桔红3g,竹茹3g,灯芯3扎,蝉蜕(去头足)5g,甘草3g。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病痊愈,随访4年未复发。

    按:本病主要多见于初生婴儿,该患儿已经4岁且已患病1年余,在临床中不多见;《诸病源候论·夜啼候》曰:“小儿夜啼者,脏冷故也”。《保婴撮要·夜啼》云:“夜属阴,阴胜则脾脏之寒愈盛,脾卫至阴,喜温而恶寒,寒则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育婴家秘·夜啼》云:“惊啼者,常在梦中哭而作惊”。《幼幼集成·夜啼》:“神不安而啼者,睡中惊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盖神虚惊悸,……”。惊则气乱,致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脏虚寒,阳气不足,运化失司,聚湿成痰,加上受惊恐,因而出现上述症状。今用法夏、茯苓、桔红、竹菇以健脾温化寒痰,枣仁、灯芯、蝉蜕以定惊驱风,使脾得健运,寒痰得化,从而病得全愈。

    2 漏睛(泪腺管阻塞)

    患者,男,7个月,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后20天出现两眼流泪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半月后两眼角泪腺管处出现红肿继而穿孔流脓,经县级及市级医院五官科诊断为:“泪腺管阻塞”。经中西药治疗4个多月未见好转;于2001年5月10日来我院中医科门诊诊治;病孩面色淡白,形体消瘦,两眼角有一漏管流出淡黄色分泌物,夜睡不安,饮食正常,舌质淡,苔白腻,指纹淡黄,属脾虚痰湿内盛之象(泪腺管阻塞)。治则:燥湿健脾化痰;二陈汤加减:法夏5g,茯苓10g,陈皮3g,甲珠5g,白芷5g,通草3g,防风5g,苍耳子3g,蝉蜕5g,角刺3g,甘草2g。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2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上方10剂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明代儿科世医万全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诸病源候论》:“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随气升降流行,上致泪腺致使泪管阻塞不通,从而出现两眼流泪,甚者流脓等;今用法半夏、茯苓、陈皮以健脾湿化寒痰,甲珠、白芷、通草、防风以软坚散结、疏通经络,蝉蜕、苍耳子以驱风,致使寒痰化,经络通,病自愈。

    3 梅核气 [3]

    患者,女,38岁。2000年8月10日初诊,因受精神刺激后自觉咽中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胸闷不舒,1个月余,经喉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咽喉炎”。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而转来我科门诊治疗;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晦暗,时而太息,恐惧病有恶变,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梅核气(痰郁气滞)。治则:健脾化痰,利气解郁;四七汤加减:法夏15g,厚朴15g,苏梗15g,茯苓30g,郁金15g,桔梗15g,佛手15g,甘草10g,生姜3片。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2剂后自觉好转,守上方加合欢皮15g,继服3剂痊愈。嘱平时保持心情舒畅,少食生冷食物,随访半年未发。

    按:梅核气主要是素体脾虚湿重,加上肝气郁结,气郁日久横克脾土,致使脾失健运,水谷之湿不化,聚湿生痰,痰气胶结于胸腹之上,而出现咽中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闷不舒。《景岳全书·郁证》:“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今用法夏、厚朴、茯苓降逆化痰,苏梗、生姜利气散结,郁金、佛手、桔梗、甘草等以增强理气开郁、利咽化痰、降逆之效,从而病得痊愈。

     4 高热不退(因受惊而致)

    患者,女,19岁,2001年6月5日初诊,因看到交通意外的惨状后,当晚出现高热(39℃)、惊恐,经当地县级医院治疗1周热未退,而来本科门诊治疗,患者面色有惊恐面容,自觉心惊,烦热,胸闷不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而有力。治以清化热痰为主,佐以定惊。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5g,法夏15g,枳实15g,茯苓20g,桔红10g,竹茹15g,麦冬15g,灯芯10扎,淡竹叶15g,石膏50g,甘草10g。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热退,大便通,自觉精神爽快,继服2剂痊愈。

    按:本病主要是因受惊所引起,惊则气乱,而使外邪乘虚而入,邪正相争出现发热,热邪煎熬体内津液而成痰,痰热交结,致使高热不退。《证治汇补·发热章》有“痰症发热”之说。今用法夏、茯苓、桔红以化痰,黄连、竹茹、麦冬、石膏、灯芯、淡竹叶以清热定惊,使惊得定,痰得化,热自清,病自愈。

    5 低热(不明原因)

    患者,女,23岁,1998年6月28日初诊,自觉手足心热反复发作3年余,每年天气热时发作,秋后凉爽时自愈,发作时自觉手足心烦热,甚至有痛感,要放置冷水处才觉舒服,经服中西药未见好转而来本科门诊诊治。自觉手足心烦热1个月余,以夜间为甚,无咳嗽、消瘦,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濡。X光检查:心、肺正常;血细胞分式正常;未查到结核病灶。治则:化痰退热;温胆汤加减:法夏15g,枳实15g,茯苓30g,桔红10g,竹茹10g,麦冬15g,灯芯10扎,蝉蜕15g,地骨皮20g,丹皮15g,甘草10g。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3剂后好转,继服15剂痊愈。随访2年复发。

    按:低热主要是由于体质虚弱,致使正不胜邪而出现的表现,本病患者由于起病时间长,长期服用清热解毒药,而清热解毒药又多数是寒凉药物,寒凉多伤脾胃,致使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脾虚不能运水湿,聚湿成痰,痰郁日久化热,从而形成低热,由于盛夏时水湿较盛、气温较高,故在天气炎热之时出现;秋后,秋高气爽,湿气自消;《医学心悟·火字解》:“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火热……”。今用法半夏、枳实、茯苓、桔红以温化痰湿,竹茹、麦冬、灯芯、蝉蜕清心除烦,地骨皮、丹皮以清阴分之热,使痰湿得化,低热自退。

    参考文献

    1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7-138.

    2 许济群.中医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6.

    3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2.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528216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医院, http://www.100md.com(李积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咽喉疾病 > 咽疾病 > 咽异感症(梅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