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 > 中老年健康
编号:10767012
控制夜间血压意义大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0日 《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25期(总第1010期 2005.06.20)
     近些年来,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发现,正常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中并非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而大致是昼高夜低,记录的曲线呈长勺柄形。

    专家认为,这种血压波动的规律有利于心脏的保护,使心脏(特别是左心室)能够得到缓冲,延缓或避免心肌肥厚的发生。众所周知,心脏的代偿作用均是从肥厚开始,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心室扩张,最终可引起衰竭。为此,维持上述血压24小时之内的自然变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采取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和其他多种参数对照观察实验,对80例高血压患者(包括1/3女性和2/3男性),白昼每隔20分钟充气1次,夜间每隔30分钟充气1次,进行自动血压记录,并将得到的数据与超声心动图测定得到的左心室重量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缺乏正常昼夜血压变化规律的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比例超过保持正常血压变化者,特别是夜间血压下降的百分率,如果大于或等于10%者,可以达到延缓和阻滞左心室肥厚的目的。

    然而生活中多数高血压患者仅注重白昼的血压控制,而对夜间血压的情况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据一研究结果显示,尤其是老年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降低,脉压增大,夜间收缩压增高,因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随心脑血管并发症。出于前述原因,高血压患者定期(如半年至1年)做一次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是必要的,以便了解自身血压24小时之间的动态变化。如果发现夜间血压增高,需将服药时间加以调整,或者采用长效、控释或缓释剂型降压药物为宜,以便控制夜间高血压。

    当然,如发现夜间血压偏低,就无需使夜间血压下降过低,以免因血压下降,血液流动减慢,造成心脑血管并发症,如脑梗死、心肌缺血等不良后果。, http://www.100md.com(余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