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中医护理 > 常见病护理
编号:11003866
外感病症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日 三九健康网
     (2)暑热蒙心证:

    证候:高热无汗,体若燔炭,面红目赤,口干唇燥,渴而多饮,烦躁不安或身热夜甚,或神志昏迷,舌红少津苔黄,脉洪数。或舌色深绛,脉细数。

    治法:清暑凉营开窍。

    主方:白虎汤合清营汤。

    (3)气阴两竭证:

    证候:面色苍白、汗出较多,呼吸浅促,四肢逆冷,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舌红或淡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或至数不清,血压下降。

    治法:救逆固脱。

    主方:生脉散加味。

    3、辩证施护
, 百拇医药
    (1)中暑的紧急救治处理:

    ①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解开衣襟平卧,用电扇或空调器降低室温。

    ②搐鼻取嚏、开窍醒脑:取通关散少许,擒入患者鼻孔中,使其喷嚏频作,通关开窍。孕妇禁用。

    ③病情严重者可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任选一种,调水灌服或鼻饲。对暑厥者宜用苏合香丸,以温通开窍化浊。

    ④用三棱针刺人中、曲池、委中穴、点刺出血,或刺十宣放血。昏迷者针人中、素髎、涌泉穴。抽搐者针合谷、太冲穴。虚脱时针百会、灸气海。

    ⑤高热面赤体温不退可用物理降温法;面色苍白肢冷者,宜用温水擦身,热毛巾敷关元、气海穴。

    ⑥可用刮痧,拧挤疗法。
, 百拇医药
    ⑦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神志、面色以及出汗等,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暑湿遏表证:以清暑、解表、化湿为原则。

    ①使病人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在凉爽处静卧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

    ②头晕、胸闷、恶心者可服用十滴水、仁丹或藿香正气水。

    ③可用刮痧疗法。

    ④中药偏温服。

    (3)暑热蒙心证:以清暑、开窍、防变证为主。

    ①加强降温措施,室内用电扇、空调降温,或放冰块。但防直接吹风。

    ②高热时头部冷敷或酒精擦浴或用冰帽,使体温降至38.5℃左右,继续观察体温变化,防止复升。
, 百拇医药
    ③高热者应密察病情:体温、神志、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变化,防止发生热极生风,出现抽搐等危重证候。

    ④神志不清、抽搐者,遵医嘱服用牛黄清心丸、或羚羊角粉、紫雪丹等,要耐心喂服或鼻饲。

    ⑤可饮用大量清凉饮料,给予素流食。

    ⑥中药宜冷服。

    (4)气阴两竭证:益气养阴,救逆防变为主。

    ①体弱正虚而中暑,易发生元阳欲脱证,应严密观察神志、面色、肢温、脉象、血压等变化。

    ②忌用冷敷法,宜用温水擦浴法降体温。可用热毛巾敷关元、气海穴,或艾灸百会、关元、气海。

    ③中药应偏温热时服下。
, 百拇医药
    ④神志清楚者可口服生脉散或生脉饮。

    4、养生指导

    (1)夏日来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盛夏酷暑尽量避免远足长途跋涉,若必须如此者,应备好防暑药品如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以及遮阳用具,每日必须补充足量水分,有条件者饮用糖盐水更佳。

    痢疾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均属于本病范畴。

    1、病因病机 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脾失健运,湿热邪毒壅滞大肠而下痢。

    (1)外感时邪:湿热、疫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蕴蒸或邪毒弥漫,使气血受阻。与温热、疫毒丁搏结。腐化脓血而发病。因外邪所致的急性痢疾,多为温热痢或疫毒痢。
, http://www.100md.com
    (2)内伤饮食: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使湿热内蕴或寒温滞留而发病。

    2、辩证论治 本病初起多为实证、热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兼以调气行血导滞,忌用收涩。若下痢日久,脾胃虚寒,则需温中理脾。若下痢时发时止,终年愈,则应扶正祛邪为法。

    (1)湿热痢:

    证候: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导滞。

    主方:芍药汤、葛根芩莲汤。

    (2)疫毒痢:

    证候;发病急骤,壮热口渴、腹痛剧烈、便下紫红色脓血或血水,甚至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或青灰,大汗淋漓,呼吸喘促,脉细弱等虚脱危象。
, http://www.100md.com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主方:白头翁汤。

    (3)寒湿痢:

    证候: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中隐痛,里急后重,畏寒倦怠。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

    主方:温脾汤、胃苓汤。

    (4)虚寒痢;

    证候;下痢稀薄,兼有白冻,甚至滑脱不禁,腹中隐痛,四肢不温、腰痛怕冷,食少神疲,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主方:桃花汤。
, 百拇医药
    (5)休息痢;

    证候:下痢时发时止,适延难愈,饮食减少,倦怠嗜卧,发作时腹痛肠鸣,临厕时里急后重,便次不多,夹杂赤白、粘冻,舌淡苔腻,脉濡数或细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主方:真人养脏汤。

    3、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本病多具传染性,要做好消化道隔离与消毒工作,处理好排泄物。

    ②饮食强调清淡、少油少渣、稀软,少纤维素为原则。

    ③观察便痢的次数、量、性状、必要时正确留取大便,及时送检。
, 百拇医药
    ④痢下频数者,注意保持臀部清洁。久痢脱肛者便后温水洗净,以油纱布轻轻托回还纳后,吊带固定。

    (2)湿热痢;

    ①一般护理。

    ②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有恶心呕吐者,宜少量多次分服。

    ③督促病人多饮温开水或绿茶水、淡盐水,补充体液,以防津伤。

    ④饮食宜素半流食,忌辛热、肥甘、炸煎食品。

    ⑤可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促进毒邪排出或可予清洁灌肠后,再以白头翁、黄柏、黄连煎液作保留灌肠,作局部治疗用药。

    ⑥出现厥脱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

    (3)疫毒痢:
, http://www.100md.com
    ①一般护理。

    ②参照"湿热痢"护理内容。

    ③因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应密切观察病情,作好记录,必要时及时报告医生。

    ④高热无汗可用物理降温法,以及药物积极退热,防止发生热痉、热厥、高热神昏等险证。

    ⑤针刺曲池,以及十宣,少商穴,也可用三棱针刺放血,降温退热。

    ⑥邪毒内闭者下痢不多,甚或无便者,应做清洁灌肠,使肠内邪毒排出。

    ⑦发生"热痉""热厥"时,按"痉证""厥证"护理。

    ⑧暂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及补液。病情好转后改素流食、素半流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或油炸食品。
, http://www.100md.com
    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宜偏凉服用。

    (4)寒湿痢:

    ①一般护理。

    ②注意卧床休息,腹部保暖。给予阳和膏加肉桂、丁香粉少许贴敷脐部。

    ③宜素半流食,适当食用些酱姜、生蒜等有益,忌生冷食品。

    ④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可加灸。温中散寒、止痛和中。

    ⑤中药汤剂宜饭前温热服下;恶心者可少量多次分服。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