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编号:10644699
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的精华 ——与《传统思维阻碍中医理论发展》作者商榷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66期
     刍俊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

    5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在第5版刊登了一篇《传统思维阻碍中医理论发展》的文章,对该文作者提出的观点,笔者个人认为有欠妥之处。

    一、中医思维不同于现代西方文明的“原始思维”和“逻辑思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文明五千年,中医自开创起不断地打磨锤炼,弃浊扬清,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而“逻辑思维”是从西方宗教独裁统治被打破后的短短数百年前就出现的,中国中医文化与西方文明无论是起源还是发展都是截然不同的,若用西方的思维标准来鲁莽地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落后于西方的“逻辑思维”,未免有些贻笑大方。

    二、中医思维,海纳百川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容纳性、兼并性、团结性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所拥有的文化也同样具有相同的属性,在这种大文化下所形成的中医文化必然具有、事实上也确实具有“海纳百川”的特性。中医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及经络,都具有向外发展、扩充的特性,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状态,绝不是封闭的、狭隘的。该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中医具有封闭性是不确切的。

    三、中医药是一个有机整体

    有人曾说:“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中医学是古人千百年来在不断实践基础上所累积的宝贵经验,讲究辨证施治,药贵对证。药对证,其余皆可商讨;药不对证,量再大也徒劳无功,甚至出现助长病势发展的情况。“辨性为先,用药而后”,中医可以在今天依然存在并不断发展,其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疗效得天下”。中医治病也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伍用药,配伍好,药量合理才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在不能保证正确辨证的前提下简简单单地一味追求几毫升几毫克以求获得所谓的“标准性”,难免有些舍本逐末。

    四、中医的宏观性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宏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概念,而在宏观观察前提下的概念必然是概括性的。如果像该文章那样从微观角度来评价具有宏观属性的事物,一定是歪曲的、过于片面的。所以,中医的理论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有些刚上临床的医生抱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这些理论中提到很多却在临床实践中往往运用较少,甚至称其“说说而已”,这是对中医理解尚未深入的表现。

    总之,学习和运用中医,不仅要学习其博大精深的医术,更要注重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认识理解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如果在没有很好掌握的情况下就莽撞地提出一些过于片面的观点,试图找到中医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这种做法往往在犯荒谬错误的同时形成“中非中,西非西”的个人观点,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