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647889
锯齿状腺瘤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年第3期
     丁伟群 林庚金 徐三荣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消化科 200040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 0 16 3


    关键词: 期刊 zhxhnjzz 0 综述与讲座 fur -->


    

传统上将良性结直肠息肉分为两大类: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和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这两类息肉有不同的结构及歧异的上皮生长和分化模式。通常认为HP无恶变倾向,而AP被认为是结肠腺癌的前期病变[1-3] 。1970年Goldman等[4] 首先报道了一类息肉,它兼有增生性息肉的结构特征和腺瘤的细胞学特点。1984年Urbanski等[5] 亦报道一类结肠息肉主要由一种混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的上皮特征的腺体组成,这类息肉具有“锯齿状、卷曲的腺体伴严重的细胞不典型增生”,可向粘膜下侵袭,故称之为“混合性增生性腺瘤样息肉(mixedhyperplastic adenomatous polyps,MHAP)”。1990年Longacre等对这一类息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将其命名为“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s,SA)”[6] 。近年来,有关这类息肉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均倾向于将其作为结直肠上皮性肿瘤的一个独特类型。这类息肉的结构特殊,临床转归重要,因此我们对这类息肉作一介绍。

     一、临床表现和内镜特征

    已发现的SA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居多。如Longacre等[6] 对95例作了分析,男:女=1.57:1,平均年龄63.4岁(15~88岁)。Jaramillo等[7] 发现35个结直肠SA患者中男性22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5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