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内科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65063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内科杂志》 1999年第6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金 兰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0 38 6


    关键词: 期刊 zhnkzz 0 讲座 fur -->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在过去数年有很重要的变化, 因而改善了病人的近期和远期预后。60年代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能早期检出致死性心律失常, 并立即给予电除颤,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 使AMI的病死率从原来的30%下降到15%。溶栓治疗的开展, 明显改变了AMI的病程, 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的溶解, 缩小了梗死范围,甚至有些病例临床上检不出AMI。梗死相关的冠脉再通, 已被证实减少了短期和远期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病死率再次下降到10%以下。

    AMI的急性期后, 应用β-阻滞剂和阿司匹林提高了生存机会, 降低了再梗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很重要,如戒烟, 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近来的研究证实降低血脂能使冠脉病变的脂质消退, 延长生命, 预防以后的事件。

图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素-血管紧张素和缓激肽-前列腺的影响

虽然有这些方面的进展, 大面积AMI病人的病死率依然很高, 生存率决定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梗死后的即刻, 梗死部位的心肌伸展, 心室结构改变使正常心肌的形态发生变化,肥厚和扩张,即所谓“心室重构”, 为一种心脏代偿的机制。心室肥厚和扩张增加了室壁的应力, 相应地增加了氧的需求量,引起功能和机械的损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