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65478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的若干问题
http://www.100md.com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闻立斗 张临洪 张新华 张逸仙 叶妮 430014 武汉市第二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0 32 5


    关键词: 期刊 zhsjkzz 0 学术讨论 fur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当前世界上三大主要死亡疾病之一。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极为重视,曾于1998年3月召集了有关专家研讨,并由国内著名专家谭铭勋等3位教授撰写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建议》[1] ,并就治疗问题提出一个纲领性的原则建议,同时要求能尽快统一认识,规范治疗方案。我们在复习了近期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多年实践中的体会,提出我们的认识和做法,供同道商榷。

    一、一般性治疗

    又称为“支持自然”疗法,迄今仍被认为是治疗AIS的首要任务。

    1.对血压的调整、呼吸状态的观察及每日输入液体总量和输入成分的选择。

    血压的调整:AIS发病48小时内的血压增高,被认为是一种应激性反应,目前多不主张盲目降低血压。但血压的持续增高,则应注意到其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Kase等[2] 指出,血压持续增高多见于老龄(>77岁)患者,易发生梗死后出血,明显增加死亡率。所以需要注意调整降压,但应在保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量的条件下适度降压,防止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加重。我们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委员会提出的标准:当患者收缩压>185 mm Hg(1 kPa=7.5 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时,首先按一般内科常规降压处理,同时应避免剂量过大或应用交感神经阻滞剂。也不主张降压药与扩血管药联合应用,因为血压过低造成的再灌注损伤的后果将更为严重。当患者发生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症时,通常是在发病2~5天后,这时的血压增高通常为颅内高压症的表现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