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护理技术
编号:11002252
细辨腹泻病因利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1日 《医药养生保健报》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夏季的多发病——腹泻又会使许多人是指排便增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有未消化食物泻出,甚至泻出如水而言。中医认为腹泻主要是因外感时邪、饮食内伤所致同于湿邪壅盛,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致。

    西医中凡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官能症、结肠过敏等,均可参照本证护理。

    1、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1)感受外邪: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若因冒雨涉水、久卧湿地是为寒湿内侵,困遏脾运,清浊不分而致泻;如兼挟风寒者则可具有外感表证。若夏秋之间,暑湿季节,湿热伤中,脾胃受病,邪热下迫大肠,亦可发生泄泻。

    (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2、辨证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