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10769064
面部疖子切莫挤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5日 《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30期(总第1015期 2005.07.25)
     疖子又称“热疖头”或“疔疮”。这是由于毛囊及所属皮脂腺和周围皮下组织急性发炎引起的一种化脓性疾病。一般疖子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最常见于头、面部、颈部、背部、臀部及会阴等处。当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皮肤不清洁时,经常受磨擦部位极易患疖子。

    疖子刚发生时,皮肤表面有硬块,触之疼痛。隔1~2天后,硬块出现红、肿、热,病人自觉局部疼痛加重。再过2~3天,中心部位可形成一个突出的黄色脓头,下面是略有波动感的脓液。这是由于细菌和人体白血球决战的结果,其中包括“战死”的细菌、“勇敢献身”的白血球、还有一些遭受“战争”破坏的坏死组织。而这时没有死亡的葡萄球菌正被白血球等“卫士”团团包围,正苦于不能突围。因此,如果此时用力挤压疖子,欲把脓液挤出,结果则正好助细菌一臂之力,使细菌突破包围圈,很容易进入血流,酿成败血症。而面部的血管非常丰富,尤其鼻子下面的部位,医学上称为“危险三角区”,这里的疔疮更不应挤压。一旦挤压,细菌就极容易侵入血液。面部离大脑又十分近,一旦细菌经血流跑到脑膜中,就会患细菌性脑膜炎,从而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由此可见,凡是疖子尤其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疔疮严禁挤压。

    如果疔疮还处于硬块阶段,可用碘酒擦抹,每日3~4次;也可用中草药如蒲公英、菊花、小青叶等任何一种捣烂外敷,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或外用鱼石脂软膏、红药膏或金黄膏,可使硬块自行消失。

    疔疮已出现脓头,且有波动感,则可用一把消毒的小刀划开脓头,使脓液自行排出。

    如已出现全身症状者,应注意休息、限制活动,并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百拇医药(费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