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更多信息
编号:10788449
如何面对药品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6日 FDA
     近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屡见报端,甚至一些在临床使用多年的药物,也惊爆有致命的可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先是发出警示,称“强生止痛贴”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并表示要对使用过该药的120名患者的死亡案进行调查。接着又有媒体报道,强生的避孕贴也成夺命杀手,称该药会诱发血栓而导致死亡。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系列风波中,国内已经使用十余年的流产药物——米非司酮也未能幸免。近日,美联社报道称,至少有5人在使用该药物后死亡。

    媒体对此类事件竞相报道,公众对这些药物的信任度也大大降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疼痛门诊杜敏逸副主任医师介绍,近日,常有患者来医院咨询还能不能继续使用“强生止痛贴”,也有患者主动要求更换其他镇痛药物。某网站对300多名网民的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被调查者相信“强生止痛贴”可能致命;超过65%的被调查者则表示以后不会使用此药。

    面对公众对“问题”药物的不信任和恐慌,中华医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孙忠实教授认为,如此严重的不良反应应该不是在正常的用法用量基础上发生的;或许是将药物的适应症盲目扩大,对并不适用的患者使用了这些药物。这样的话,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大大上升。孙忠实强调,药物不良反应是难以回避的风险。只要是药物就一定有不良反应,而且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在药物被批准临床使用后才逐渐被发现的。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权衡利弊,看哪方面对患者更重要。

    孙忠实说:“患者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的药物绝对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前的实验只代表一个方面,药物用于临床后的大样本反应才更具有说服力。”对于最近一些药物发现新的不良反应,孙忠实认为很正常。人们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才加深对这些药物的认识。不能因为发现了新的不良反应就将这些药物一律“枪毙”,应该在利用其治疗效果的同时,努力避免不良反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