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5年第7期
编号:10705909
HIV疫苗的实验室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第7期
1减毒活疫苗,2灭活疫苗,3蛋白疫苗,4DNA疫苗,5病毒载体疫苗,6DNA-病毒载体疫苗联合免疫,7小结,【参考文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发现20余年间,已造成全球累计6000余万人感染,2000余万人死于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目前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只能控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而且抗HIV药物价格昂贵,具有较严重的副作用,药物使用不当,也会诱发耐药株的产生。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HIV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HIV疫苗的研究,其中包括采用传统疫苗技术研制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以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的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有些疫苗已完成了Ⅲ期临床研究,有些正在进行Ⅰ或Ⅱ期临床研究,但大部分仍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本文对HIV疫苗的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减毒活疫苗

    到目前为止,进行过动物实验的免疫缺陷病毒疫苗中,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是最好的。早期对SIV的减毒集中于nef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删除,Deniel等首先发现使用nef基因缺失的SIV减毒株免疫恒河猴,在随后1000倍恒河猴感染剂量的野毒株攻毒后,不能检测到感染 [1] 。减毒SIV疫苗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能力。但经过长期观察,SIV减毒活疫苗的安全问题也凸现了出来,使用nef基因缺失4个氨基酸的减毒株SIVmacC8免疫猕猴,免疫后17周,试验动物全部感染减毒株,并发展为AIDS样症状,分析病毒基因发现nef基因修复了12个核苷酸的缺失 [2]。研究者删除vpr基因(SIVΔ2) [3] 使其减毒,但减毒后病毒复制能力下降,由于减毒株的复制能力与免疫反应强度正相关,因此删除U3区负调控元件,在保证病毒减毒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以补偿减毒株的复制能力(SIVΔ3)。对用SIVΔnef和SIVΔ3免疫的猴子进行攻毒,以CD4 + T淋巴细胞数和病毒载量为指标,SIVΔ3的保护效果要好于SIVΔnef,但经过7年的观察,发现SIVΔ3仍具有恢复致病性的能力 [4] 。因此,HIV-1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制约了它的发展,在没有解决之前,研究和优化其免疫效果价值不大。

    2 灭活疫苗

    Murphey-corb等使用福尔马林灭活的SIV病毒免疫9只猕猴,在10倍SID 50 (50%Simian Infectious Dose)剂量灭活病毒原始株攻毒中,全部免于感染。但当使用其它毒株攻击时,几乎没有保护效果,分析表明保护作用与抗体反应有关 [5] 。许多研究人员指出在以上实验中使用的灭活病毒和攻击病毒为在人T细胞中培养的SIV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0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