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5年第7期
编号:10706821
常用抗真菌药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5年第7期
真菌感染,1抗真菌药现状,2治疗对策,3展望,【参考文献】
     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前者的发生部位在指(趾)甲、皮肤、阴道和口腔等部位,容易观察;后者发生部位以肺、脑等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为主 [1] ,不易观察和确诊。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过度应用,治疗某些疾病,如器官移植,不得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致使真菌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且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这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抗真菌药物的特异性不强,毒副作用也相当大,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去寻找更有效的真菌治疗药物及改善治疗方法。浅部真菌感染容易诊断,治疗效果也好判断,但深部真菌感染则较难诊断,治疗效果也不易判断。深部真菌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患者往往伴有许多其他病,其真菌感染的症状一般多被掩盖,患者生前被诊断为真菌感染的仅占实际患者的很小一部分。可见,对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治疗对策有所了解是十分必要。

     1 抗真菌药现状

    1.1 抗生素类

    1.1.1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 属多烯类抗深部真菌药,对多种真菌如新性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等均有强大的抑菌作用,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两性霉素B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合成,提高真菌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导致真菌死亡。两性霉素B口服和肌肉注射吸收均困难,故常采用静脉给药。在治疗真菌性脑膜炎时,因两性霉素B较难透过血脑屏障,故小剂量鞘内注射,但需密切观察是否有毒副作用发生[2] 。两性霉素B肾毒性发生率高,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具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酯类制剂的肝、肾毒性相对减小 [3] ,但较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1.1.2 制霉菌素(nystatin) 也是多烯类抗真菌药,对深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吸收后毒性大,故主要用于治疗口腔、阴道和皮肤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4] 。

    1.1.3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主要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防治,对深部真菌和细菌无效。其抑菌机制为竞争性抑制嘌呤进入DNA分子,通过干扰真菌核酸合成而抑制其正常代谢 [5] 。以口服为主,治疗头癣治愈率可达90%。灰黄霉素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常见。

    1.2 咪唑类 该类抗真菌药为人工合成,抗菌谱较广。其抗菌机制与抑制真菌细胞的类固醇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