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13期
编号:10706304
新生儿嵌闭性腹股沟斜疝15例的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回顾总结新生儿嵌闭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方法 统计1999年1月~2004年6年中新生儿腹股沟斜疝15例。 结果 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肠切除3例,肠修补2例,全部疝囊颈高位结扎及加荷包缝合及采取悬吊,全部病例无死亡。最长随访2年无复发。 结论 新生儿嵌闭性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病,常见于营养不良,具体发病时间不确定,疝囊壁水肿、薄弱,手术极易撕裂,采取连续内荷包缝合疝囊颈同样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斜疝;疝囊颈结扎;术后营养

    新生儿嵌闭性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延误诊治较多,处理也存在一定困难。本人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在6年内15例3个月以内新生儿嵌顿性斜疝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4例,女1例,最大年龄3个月,最小50天,右侧斜疝12例,左侧3例,病程最长6h,最短2h,肠坏死3例,肠破裂1例,全部病例都进行手法复位,最多3次,最少1次。患儿Ⅰ度营养不良6例,Ⅱ度营养不良8例,Ⅲ度营养不良1例。入院时脱水情况,重度脱水1例,中度脱水4例,轻度脱水5例,无脱水症状5例。呕吐情况:14例都有不同程度呕吐、哭闹、呻吟、烦躁是嵌顿性斜疝共同特征。

    1.2 查体 腹股沟区最大包块5cm×3cm4例,最小2cm×2cm,伴有红肿,阴囊水肿等炎症11例,全部均有不同程度腹胀,均无明显腹膜炎表现。体温38℃以上1例,其余均体温正常。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4例,其余均正常。X线报告,出现液体2例,血红蛋白100g/L以上12例,100g/L以下3例。

     2 手术情况

    本组行肠切除3例,用1号丝线采取全层内翻缝合,小肠修补2例,疝囊横断,采取疝囊高位结扎及荷包缝合术,手术切口Ⅰ期愈合14例,伤口感染1例。

     3 讨论

    (1)新生儿嵌闭性腹股沟斜疝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患儿常见呕吐、哭闹、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腹股沟区包块较小者更不易引起注意,往往临床上只注意心、肺、咽、喉部情况,忽视腹股沟区检查,可导致疾病恶化。(2)新生儿由于肠管薄弱,嵌闭后易发生水肿,再加上新生儿易哭闹,手法复位成功率较低,而且可导致肠管损伤使破裂,因而手法复位宜轻挤,忌用暴力,一次手法复位不成功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3)新生儿肠管壁薄,管腔小,小肠切除应采用1号丝线全层内翻缝合,不易形成术后肠梗阻及狭窄。(4)新生儿嵌闭性腹股沟斜疝,由于疝囊组织水肿、薄弱,横断疝囊时,在分离疝囊时易撕裂,导致疝囊颈高位结扎失败。本组在估计有撕裂危险者及时改行疝囊颈连续荷包缝合并采取悬吊腹外斜肌上,收到较好效果。(5)新生儿患腹股沟斜疝占80%属于Ⅱ~Ⅲ度营养不良,术中应加强营养,同时给予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术后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质及维生素饮食,就可避免斜疝复发。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404300重庆市忠县中医院, 百拇医药(邓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