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13期
编号:10706484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3期
1危险因素,2防护措施,【参考文献】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不仅使急诊科护士的生活紧张而无规律,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为保障急诊科护士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将影响急诊科护士身体健康的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 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危害因素 急诊科护士处于抢救工作的第一线,是接触各种细菌、病毒的高危人群。原因如下:(1)急诊病人一般病情较重且病种复杂,经常会遇到不同原因所致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各种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原因不明的毒物中毒及传染性疾病的病人等等。护士在参与各种抢救操作及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尤其在紧急为病人气管插管、吸痰、洗胃、包扎止血、静脉穿刺等的过程中,为了争取最有利的抢救时机,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接触病人,这无疑会增加护理人员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特别是诸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经血源性传播的疾病。(2)急诊入院的病人大多病因不明确,一部分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尚未检出,使得担任接诊、分诊、抢救工作的急诊科护士在进行自我防护时缺乏明确的目的性。(3)急诊科在医院内属于相对开放的区域,流动人员多,病种复杂,尤其是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季节,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并且难以控制,使得急诊科护士感染各种疾病的机率增加。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

    1.2.1 锐器伤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各种注射针头、手术刀片、针剂安瓿、碎玻璃等。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迫,护士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疏于自我防护,会使皮肤黏膜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害,若处理措施不当还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1.2.2 电离辐射 陪护危重病人做各种辅助检查是急诊科护士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42 字符